【摘 要】
:
酿酒酵母,作为一个很常见的发酵工程菌,已确认其安全性,能生产的天然产品超过一百种,很好的应用于工业、化学、医疗等工业中,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功能,目前研究的谷胱甘肽生产菌主要为酿酒酵母。脉冲高光效诱变育种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诱变方法,该法起步相对较晚,但具备了高强度、瞬时性、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的优点。本文通过响应面设计方法确定了脉冲强光处理酿酒酵母中高产谷胱甘肽的最佳抗性诱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酿酒酵母,作为一个很常见的发酵工程菌,已确认其安全性,能生产的天然产品超过一百种,很好的应用于工业、化学、医疗等工业中,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功能,目前研究的谷胱甘肽生产菌主要为酿酒酵母。脉冲高光效诱变育种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诱变方法,该法起步相对较晚,但具备了高强度、瞬时性、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的优点。本文通过响应面设计方法确定了脉冲强光处理酿酒酵母中高产谷胱甘肽的最佳抗性诱变育种参数,并与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比较。通过考察谷胱甘肽的出发菌种和突变菌株的菌体特性、高突变株产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性与稳定性,从而阐明脉冲强光技术的诱变育种潜力。本研究还初步探讨脉冲强光的诱变机理,明确脉冲强光作为新型环保的诱变育种方式,可以促使酿酒酵母中谷胱甘肽的产量提升。主要实验内容和结论包括:(1)简化了谷胱甘肽的测定方法,使得DTNB法、四氧嘧啶法和亚硝基铁氰化钠法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之上,其中,DTNB的灵敏度最高;结合超声-热水抽提谷胱甘肽,所得提取率最高。故后续选择DTNB法和超声-热水抽提进行试验。(2)通过响应面试验筛选出脉冲强光诱变的最佳诱变条件,在此条件下选育高谷胱甘肽产量、稳定性好的突变株,并与紫外诱变方法做了比较。本试验以突变株的谷胱甘肽产量为主要指标,借助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进行分析,得出脉冲电压、次数和距离分别为1420V、17次、7.1cm即为脉冲诱变育种的最佳条件。最后经过筛选,成功获得了谷胱甘肽产量提高1.45倍的、能稳定遗传的高产突变株L5,而紫外突变株U18的产量仅为原始菌株的1.36倍,且遗传不稳定。(3)试验优化了突变株的发酵培养条件。显著因素优化后,葡萄糖、酵母浸粉和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325%、0.970%、0.739%,实际产量较突变株之前提高了41.1%。(4)以酿酒酵母出发菌种为对照,对酿酒酵母突变株的生长繁殖情况、环境耐受和发酵能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菌株,酿酒酵母突变株L5的生长对数期延长;在耐受性方面,突变株的温度和乙醇耐受特性优于原始菌株,且能较好适应于500 g/L的高糖环境和100 g/L的高盐环境;在酸度耐受方面,其生长情况略低于酿酒酵母原始菌株;综合发酵能力的相关指标,突变株的发酵力、酒精度、还原糖消耗量和总酸含量始终优于原始菌株。因而,脉冲强光并未对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造成不利影响。(5)谷胱甘肽抗氧化和稳定性:p H和温度变化范围内,酿酒酵母突变株L5和原始菌株产谷胱甘肽在亚铁离子螯合、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一定清除能力,且浓度上升,清除能力上升;低温、低p H的环境适宜谷胱甘肽的保存,短期添加亚硫酸钠更利于谷胱甘肽的保存。说明了脉冲诱变并不能对突变株生产的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产生不良作用。(6)对诱变育种机理做了初探。利用RAPD-PCR技术研究表明,突变株L5在引物扩增后,条带结构发生改变,形成差异。这可能由于产生了嘧啶二聚物,从而抑制碱基配对,导致了突变株的L5基因组DNA被破坏。而SDS-PAGE电泳结果也证实突变株L5的菌体蛋白条带结构比原始菌株多出在75k Da、100k Da,说明脉冲强光诱变处理方法影响了菌株内遗传物质的正常表达。上述结论表明,脉冲强光技术与紫外线相比,操作简单、安全,可以作为一种诱变方法,诱变选育酿酒酵母高产谷胱甘肽菌株,同时其在菌种环境耐受性和发酵作用方面的性能效果也优于原始菌种。
其他文献
全球工业化发展导致的土壤镉(Cd)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玉米(Zea mays L.)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和粮食作物,对Cd的耐受性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较大,因此,解析玉米耐Cd遗传基础,培育玉米抗Cd品种成为目前应对Cd污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一套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的327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利用水培法,通过测定Cd处理下(CdCl2200mg/L)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MD
新鲜马铃薯中蛋白含量仅占1.6%-2.1%,而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Potato protease inhibitors,PPIs)约占蛋白总量的50%,但就产量而言,单位面积的马铃薯蛋白产量仅比小麦低,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而且马铃薯在淀粉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蛋白废液,若直接排放,会浪费资源并且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利用淀粉副产物,改善蛋白功能性,并拓宽PPIs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
甘薯在我国种植面积广,营养丰富,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甘薯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腐烂、出芽、冻伤,加工品质下降。将新鲜甘薯加工成甘薯干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可改善甘薯的颜色,但不当的加工和储藏条件中常易导致其发生褐变,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目前关于甘薯加工储藏过程中的颜色变化的机理少有研究。本文对甘薯干生产中的蒸制、干制,及其成品储藏过程中的颜色、Vc含量、总酚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5-羟甲基糠醛含量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玉米品种的基础,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不仅可以揭示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为育种家选材提供信息,为后续的种质改良与创新提供参考,同时也是开展关联分析、挖掘优异等位基因等研究工作的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已被广泛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SNP标记可以清晰地划分出群体结构,解析遗传多样性。由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因具有预防“三高”、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脂肪增长等功能而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关注。CLA是由亚油酸异构酶(linoleic acid isomerase,LAI)催化亚油酸转化而成。微生物催化产生的CLA产物单一、安全系数高且稳定,但是LAI的催化性能还有待加强。本研究以痤疮丙酸杆菌CICC10864(简称为P.acnes)
根毛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表面积,在植物吸收外界水分及营养物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微丝骨架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并且是调节根毛生长的关键因子,然而微丝骨架调节根毛生长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AtADF8是拟南芥一种微丝解聚蛋白,前人发现其在根毛中特异性表达。本实验揭示了AtADF8调节根毛生长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三引物法鉴定了Atadf8纯合突变体。通过载体构建获得AtADF8::GFP/Ata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本课题组已在前期研究中证明该技术对壳聚糖具有显著降解作用。同时,壳聚糖分子链稳定性与其分子量直接相关,相关研究表明,壳聚糖原料分子量不同导致其降解过程呈现不同的趋势。因此,研究壳聚糖原料分子量对壳聚糖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过程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以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为处理技术,黏均分子量分别为727.4(LMWC)、2038.6(MMW
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这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例如,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糖醇等,可以从“源”端运输至根、雌蕊、雄蕊、种子等“库”端异养组织中,供给能量和物质;同时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在非生物胁迫下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缓解植株的伤害。这些可溶性糖在植物组织、器官和细胞间的转运是由不同类型的糖转运蛋白家族介导,其成员众多,演化机制复杂。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
发芽是提高豌豆品质的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一定条件下的发芽处理后,豌豆苗可增加维生素含量及其生物利用度,从而可以增强生物学效价和保健功能。同时,为了增强芽菜的功能成分,紫外辐照是常用的手段之一。但目前关于紫外辐照对豌豆苗功能成分的影响以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论文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对紫外辐照处理提高豌豆苗抗坏血酸和黄酮含量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紫外辐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豌
Patatin是一种马铃薯糖蛋白,因其优越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抗氧化性和抗癌等蛋白特性以及不同于一般贮藏蛋白的酯酰基水解酶活性,具备广阔的应用潜能,且随着我国马铃薯主食化的快速发展,使其在食品领域备受关注。但它在天然马铃薯中含量较低,提取纯化方法复杂且制备成本高,使其酶学特性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也制约了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因此它的制备方法、酶学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通过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