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妇科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术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了解腹腔镜与常规子宫全切术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比较其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D-D二聚体,PT,APTT,Fib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分析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术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有效监测指标。方法:以河北医科大学的二医院妇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入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共40名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选择4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52岁),麻醉方式为全麻。术后所有患者均不给予溶栓治疗。将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20名,包括18名行开腹子宫全切术,2名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和20名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研究病人入院后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D-D二聚体,PT,APTT,Fib,以D-D二聚体数值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前下肢静脉血栓,以0.5ug/ml作为阳性界值,<0.5ug/ml排除术前下肢静脉血栓可能,若>0.5ug/ml则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术前下肢静脉血栓,若存在则排除研究。所有病人在手术后根据妇科术后患者DVT风险评估表(Table1)判断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分为低、中、高危组,所有患者术后第二天复查血红蛋白,血小板,D-D二聚体,PT,APTT,Fib,术后第四天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以超声结果作为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标准。统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病史,术前术后HGB,PLT,PT,Fib,APTT,D-D二聚体的数值,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制动时间。比较腹腔镜组病人和常规手术组病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腹腔镜组和常规手术组总体病人手术时间,术前术后D-Dimer、HGB、PLT、PT、APTT和Fib的差异;比较低危,中危,高危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前术后D-Dimer、HGB、PLT、PT、APTT和Fib的差异;比较形成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病人与未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病人手术时间,术前术后D-Dimer、HGB、PLT、PT、APTT和Fib的差异。统计D-D二聚体在诊断子宫全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40例患者中,腹腔镜手术组20例,其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7例,高危组8例;常规手术组20例,其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8例,高危组7例。发生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6例,总发生率为15%。其中5例为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发生率为20%(5/20);1例为阴式子宫全切手术,发生率为0.5%(1/20)。子宫肌瘤2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脱垂1例。行子宫全切术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的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例;阴式子宫全切术1例。40-49岁2例;50-59岁2例;60-69岁2例。6例患者中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另2例无既往病史。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187.5±54.93min,剩余3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1.62±45.71min,两组相比较P=0.009<0.05,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根据下肢静脉超声结果的显示,1例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为下肢静脉血栓存在可能,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前状态。2例发生于右下肢,4例发生于双下肢。有5例患者术后D-D二聚体高于0.5ug/ml,1例低于0.5ug/ml。34例未发生术后血栓的患者中,D-D二聚体高于0.5ug/ml的16例,D-D二聚体低于0.5ug/ml的18例,D-D二聚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3%,52.9%。发生术后DVT组D-D二聚体数值与未发生组比较, P术前=0.85>0.05, P术后=0.171>0.05,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HGB,PLT,APTT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Fib和PT在术后有轻微的升高,但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常规子宫全切手术;肿瘤,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均为子宫全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手术时间较长是促进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D-D二聚体诊断子宫全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PT,APTT,Fib的改变没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