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型肝炎(Hepatitis E, 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暴发和流行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人对HEV普遍易感,易感人群以大龄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在孕妇中可导致流产或引起死亡,病死率高达到15%-30%。2002-2004年卫生部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我国是戊型肝炎高发的国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HE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HEV可感染猪、犬、牛、山羊、绵羊、鹿、灵长类、鸡、贝类、啮齿类等多种动物,在这些动物宿主中感染率最高是猪,而且从猪中分离到的病毒基因序列和人源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加之HEV与其它嗜肝性病毒相似,易降解、不稳定,很难从粪便、胆汁等中分离到较大量的纯HEV,缺乏合适的细胞培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HEV深入的研究。为了解昆明地区戊型肝炎流行情况和探索建立猪HEV感染动物模型,我们开展了昆明地区人、猪、犬HE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以长爪沙鼠和树嗣建立猪HEV感染模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猪HEV的感染机制、研制有效的防控手段奠定了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昆明地区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了解昆明地区人、猪、犬戊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应用双夹心抗原ELISA对采集自昆明地区人血清样品456份、猪血清样品835份、犬血清样品285份进行HEV IgG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人、猪、犬血清样品中HEV IgG抗体阳性分别为43.20%、55.45%、20.35%。人群中男性和女性HEV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25%和43.11%,男性和女性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尸>0.05);21-30岁(48.82%)、 31-40岁(50.86%)、41-50岁(42.86%)人群的HE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0-20岁(23.08%)、51岁以上(32.89%)人群(P<0.05)。猪群中仔猪(1月龄-2月龄)、育肥猪(2月龄-6月龄)、种猪(6月龄以上)HEV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85%、57.06%、65.42%。不同年龄组猪群抗HEV IgG阳性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P(0.05)。犬群中城市流浪犬、家庭散养犬和养殖场犬HEV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18%、13.16%和10.71%,家庭散养犬、养殖场犬HEV与流浪犬HEV 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德国牧羊犬、昆明犬与雪橇犬、其他品种之间及雪橇犬与其他品种之间HE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差异(P<0.05)。1岁以下与1-5岁、5-10岁、10岁以上犬HE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昆明地区人、猪、犬中存在戊型肝炎的流行,人群-猪群和犬HEV IgG阳性率与年龄有关,21-50岁人群HEV IgG抗体阳性率相对10~20岁、51岁以上较高;猪群HEV Ig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升高;犬HEV IgG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2.昆明及周边县猪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了解昆明地区规模化猪场中仔猪HEV的分子背景和流行特征,针对GenBank中HEV的ORF2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巢式PCR引物。分别对采集自昆明及周边县的187份仔猪粪便样品进行扩增,PCR扩增出348bp左右的片段为阳性,阳性率为6.95%。禄劝县、江川县、富民县阳性率分别为4.54%、8.00%、9.52%。对扩增片段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9株猪HEV 348bp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7.1%-99.4%,与HEVⅠ、Ⅱ、Ⅲ型同源性分别为77.0%-81.9%、52.2%~53.6%、77.0%~88.2%,与HEV Ⅳ型的同源性为77.9%~96.8%。通过遗传进化树分析得出所检测到的9株猪HEV毒株均为HEV基因Ⅳ型。研究表明昆明地区规模化猪场中仔猪群中存在HEV感染并且都为基因Ⅳ型。3.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猪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为了解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对采集自昆明地区农贸市场上的待售猪肝样品176份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得出,市售猪肝呈HEV抗原阳性率为65.34%。苏木素一伊红染色观察得出,51.30%的猪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28.70%的猪肝组织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0.87%的猪肝出现肝细胞萎缩,19.13%的猪肝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研究表明昆明地区市售猪肝中普遍存在HEV感染并出现相应的病理学变化。4.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长爪沙鼠的实验研究。为了探讨建立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长爪沙鼠模型的可能性,应用HEV阳性猪粪便上清液腹腔注射接种长爪沙鼠,定期检测长爪沙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及肝脏、粪便、血液、小肠中HEV RNA的产生,病理组织学变化及HEV在肝脏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爪沙鼠接种猪HEV后7天血清中ALT和AST均同步上升,此后开始降低。但ALT值到接种后35天还是没有降低到对照组水平,攻毒组比阴性对照组数值高出2倍左右。AST到接种后35天基本回落到正常范围内(根据阴性对照)。粪便和肝脏中均能检测到HEV RNA,血液和小肠偶能检测HEV RNA。肝脏组织观察到肝小叶间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颗粒变性,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胆管增生等。后期表现为多发性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枯否细胞增多,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小肠、肾、脑、脾脏等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见到肝细胞浆中有强阳性信号。说明成功建立了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长爪沙鼠模型。5.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树晌的实验研究。为了探讨建立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树(?)模型的可能性,应用HEV RNA阳性猪粪便上清液腹腔注射接种树(?),定期检测树(?)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及肝脏、粪便、血液、小肠、肾脏、脾脏中HEV RNA的产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树(?)接种猪HEV后7天血清中ALT和AST均同步升高,此后开始降低。但ALT和AST到接种第28天还是没有降低到对照组水平,攻毒组比阴性对照组数值高。树(?)接种猪HEV 7天后肝脏、粪便、血液、小肠中能检测到HEVRNA,肾脏和脾脏中偶能检测HEV RNA。肝脏可观察到静脉窦淤血、肝细胞空泡变性、多发性淋巴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多、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病变。小肠、肾等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病理变化。说明建立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树昀模型是可行的,可为进一步研究HEV跨物种传播和致病机制等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