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为例,昙华林街区是承载和记录武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区域。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地区近些年来逐渐衰落。随着对这一地区保护、整治、发展工作的展开,这里再次成为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的焦点。
该文从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历程入手,在借鉴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昙华林地区历史渊源,从其特殊城市肌理的形成与演变;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历史建筑遗存;文化价值与发展优势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在理清发展脉络后,经过调查研究找出昙华林地区现状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该地区在变迁中逐渐衰败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深层次上的政治、经济、人文领域的相关变化因素的分析,论述其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昙华林地区空间文化特色、特殊城市肌理以及传统生活形态的“再生式”保护,也提出了整治、更新的具体方案。最后,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和节点建筑组合,把理论分析的成果回归为设计方案本源,对今后类似街区保护方案作了有益的尝试。在论文的结尾部分,基于本课题研究的思考,笔者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以及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三点:
1)历史街区如果没有发展的出路,一味只强调僵化的保护解决不了继续衰败的趋势。只有因应现代人生活需求的保留和保护才最具有生命力,通过“再生式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保护”。
2)历史街区保护不是孤立的城市保护问题,而必须找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原因。社会和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社会转型在悄无声息的进行,充满时代特色、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构成了研究城市旧区更新、发展问题的基础。
3)不再僵化的以保护历史建筑的多少来衡量保护的力度;而是通过分析地区内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与整体历史风貌协调的建筑、改造或更新类建筑三者的比例关系,按不同保护分区区别实行按比例的量化控制,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地区整体风貌。
“当工业文明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时,由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历史形成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也正因为如此,由于历史街区所具有的特殊的环境意义、人文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对它的保护与更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在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找到解决其发展困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