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意识形态是一个近代概念,但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却很古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严谨而自觉地批判继承了以往的意识形态学说,阐发了自己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讨论之中,融合了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分析,涉及了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依据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理论,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列宁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权思想。葛兰西的研究在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发展的历程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葛兰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概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鉴于理论谱系的研究、词源性考证和综合别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意识形态领导权概念进行了再定义,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要义是自觉认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要特征是非强制性、动态性、权威性和阶级性。 中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不断表明,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意义非常重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有其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三重维度。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洗礼与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得和巩固都并非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共产党始终特殊关注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并以大无畏的勇气对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艰辛探索。 苏联共产党丧失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造成苏联最终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思其教训,有利于我们的继续前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中,累积了许多值得我党借鉴的成功范例。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成为我党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的参考和借鉴。 随着国内政治环境日益民主,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大地竞相争鸣。不可否认,在这里面出现了与党、国家、人民选择的道路和指导思想相互抵触的违和的声音。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遭遇到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全球化和网络负能量、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文化渗透、市场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等几种不容忽视的力量的严峻挑战。这些思潮凭借各自独特的历史和理论背景蓬勃兴起,风起云涌,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直接或间接地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在各种思潮的多重作用下,意识形态领域已然出现了淡漠化、边缘化、碎片化、空心化等消极后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当下,创新理论,营造环境,夯实基础和打造路径等四个方面,是具有可行性及可推广性的,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策略。具体而言,创新理论的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公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古代+西方。营造环境就是将党和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这四大板块的力量有效融合,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网络系统。而夯实包括群众基础、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等几方面的现实基础,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选择。最后,加强以自我净化为核心的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力和领导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改进宣传教育话语;巩固网络和媒体阵地是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拓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