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相关论文
摘 要 甲午战后,令德书院提出书院课程变通模式,成为书院改革高潮中回应最多的选择,且被维新一派视作符合形势的变法措施。令德书院的......
张謇是清末民初颇具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人是同时代的人。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亡......
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产生思想巨人的时代。时运际会造就了康有为和严复,反过来,他们的先进思......
清光绪帝变法思想探讨刘洪英百日维新中的光绪皇帝究竟是执行了维新派的政策,还是执行了洋务派的政策,史学界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本......
<正>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康有为培养维新力量的万木草堂和维新理论著作......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光绪帝的评价众说纷纭。50年代时,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提出: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
一戊戌年(1898)阴历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发动政变,拘禁光绪皇帝,取消新政、恢复旧制……宣布了革新变法运......
内容提要 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披荆斩棘、战胜无数劫难、形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精神纽带。到了近代,由于民族危......
11898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法场上风雨如晦。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失败了,慈禧太后已经下旨,要在这里处死谭嗣同、......
摘 要 唐才常出身于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不过其实他已看到“时文一道”已不堪大用,将来必然被弃,随着西学的传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陈宝箴出生于书香门第,不仅才学出众,更怀有一颗忧国之心。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时期,作为湖南巡抚的他是唯一一个支持变法......
晚清时期,李端棻是朝廷高级官员中为民族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维新派大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积极支持和参与变法维新,试图通过革......
按照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一想到晚清,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不断挑起战争,清政府腐败到了极点,根本没有抵抗能力,整个国家到了一种生......
康有为作为近代学贯中西的今文经学大师,他不仅善于从传统文化养料中寻找思想资源,更能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融为一......
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以独特的小说话语,建构了19世纪西方现代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念秩序。首先将哈氏小说译入中国的是晚清驻英参赞曾......
[关键词]历史教学,谭嗣同,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3-0062-04 我国史学界对谭......
基于课堂的情景探究式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内求效益,保证情景体验和问题探究两大目标和任务在课内完成。下面就以人民版选修2《维......
19和20世纪之交,中国出了大名。一时间,成为各国媒体每日关注的头版头条。可惜,国人的出名,不是因为好事,而是由于滥杀教民和传教......
19世纪末叶,在民族危机深重的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戊戌变法——这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后来,人们在把它作为一......
历史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人生,在教学中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围绕“课魂”设计问题,选取材料,提升思维,浸润情感是历史课堂的追求......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近代化的历史。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一个曲折发展历程。本文从......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救亡图存的历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
熊希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慈善事业家。他早年参加维新变法。民初担任国务总理,晚年投身社会慈善,救灾办赈,收养灾童.创办......
<正>当前,教学立意的重要性已被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认可,对它的研究与探讨方兴未艾,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展开。教学立意已......
<正>2016年高考结束后,就如何有效处理选修教学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师中引起极大争论,部分教师认为从近几年全国卷相应试题的考查情......
1918年7月中旬的一天,年过六旬的康有为二上庐山,徘徊在黄龙寺前的两棵柳杉、一棵银杏下。他凝望着3棵古树苍郁挺拔的雄姿,心中不......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任主编,一些留日学生积极参与撰稿。《新民丛报》议......
宋育仁早年入读成都尊经书院,为书院早期的学生,学成后被任命为参赞出使欧洲,是四川担任驻欧使节的第一人。其一生波澜壮阔,也与尊......
跪拜礼是国人沿习已久的一种礼节。“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它本是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
摘要 林纾,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画家。他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却又极具争议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的政治观点、文学造诣和文......
《时务报》是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重要的一份刊物,对“维新变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清末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刊物。《......
<正> 《申报》创刊后,改变了同时期《上海新报》不发表论说的传统。每期刊有论说一篇,置于首页。早期《申报》的言论是满足关心时......
汪康年出生在一个中国遭遇剧变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作为近代新式民间报人,他为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对政局影响较大而又被史学研究者长期忽视者,莫过于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其实,张荫桓是一位对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经历了甲午风云、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国肇基、二次革命、洪宪帝......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掀起了维新高潮,其拯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虽然因种种原因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