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国内外研究报道了腹膜炎危险因素,多为单中心的研究,且各地腹膜炎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腹膜炎治愈率、腹膜炎死亡率等相差悬殊。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省级腹膜透析中心与县级腹膜透析中心相关数据,探讨两者差别,并进一步探讨腹膜炎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金华东阳市中医院两家腹膜透析中心2006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截止至2016年12月。根据患者长期随访所在中心不同,分为省级腹膜透析中心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简称浙一组)、县级腹膜透析中心组(东阳中医院组,简称东阳组),用Logistic回归及生存分析法分析两家腹膜透析中心腹膜炎预后差异的影响因素。根据腹膜炎发作频次将患者分为单次组、反复发作组。用Logistic回归及生存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腹膜炎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发生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至随访期末有无退出腹膜透析,将患者分为未退出组(继续进行腹膜透析患者)与退出组(转血液透析或者死亡患者),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炎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危险因素。结果1.222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64例患者发生过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浙一组559例、东阳组105例。浙一组细菌性腹膜炎腹膜炎治愈率高(χ2=4.404,P=0.036)、腹膜炎死亡率低(χ2=19.110,P<0.001)、转血透比率低(χ2=3.901,P=0.048),浙一组失访率高(χ2=14.925,P<0.001),而两组发生腹膜炎的患者比率无差异(χ2=1.389,P=0.239)。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浙一组患者生存率优于东阳组(χ2=10.14,P=0.001),两组患者技术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5,P=0.316)。2.单次组388例,反复发作组276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基线血白蛋白水平低(OR=0.847,95%CI 0.744~0.975,P=0.003)、主观综合性评估为营养不良(OR=0.576,95%CI0.420~0.790,P=0.001)是患者反复发作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单次组与反复发作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2,P=0.128),单次组技术生存率高于反复发作组(χ2=14.35,P<0.001)。3.随访至患者死亡、转血透或至2016年12月31日观察结束日,未退出组296例,退出组36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腹膜炎发作次数多(OR =1.746,95%CI 1.236~2.469,P=0.002)、始透年龄晚(OR=1.113,95%CI 1.032~1.200,P=0.005)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高(OR =0.952,95%CI0.921~0.985,P=0.004)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省级腹膜透析中心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腹膜炎死亡率较低、转血透比率较低,患者生存率较优。基线低血白蛋白水平、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反复发作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膜炎发生次数多、始透年龄晚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