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影响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由环境因素导致的胃肠道疾病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尤其在高海拔的偏远地区,胃肠道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还相当严重。高原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低氧,低氧作为疾病最基本的病理环节,可出现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机能的改变。低氧暴露对于呼吸、循环系统等相关研究也较多,而高原低氧环境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仍未受到足够关注。因此,研究高原人群肠道健康相关免疫机制,可为进入高原的人群提供健康保障,也为青藏高原的经济及国防提供有力的卫勤保障。【目的】胃肠道疾病如腹泻是严重危害人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及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由于高原地区缺氧引起的免疫抑制,尤其在高原地区由EPEC和EHEC引起的腹泻常导致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因此,研究高原低氧影响机体抗感染能力的免疫学调节机制,对于高原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成功建立C.rodentium感染模型的基础上,以低压氧舱模拟海拔5000米作为低氧实验条件,旨在探讨低氧对肠黏膜免疫的影响,且进一步明确低氧下抗原递呈细胞分化亚型、成熟活化状态的改变,以揭示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抗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方法】1.为了研究低氧影响宿主抵抗消化道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我们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首先,建立低氧下结肠炎小鼠模型。32只雌性、8周龄BALB/c小鼠(18-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及低氧组(Hypoxia),各组内又分为对照及C.rodentium感染组,每组8只小鼠,即共分为四组(n=8),正常对照组(Control)、C.rodentium感染组(C.rodentium)、低氧对照组(Hypoxia)和低氧C.rodentium感染组(Hypoxia+C.rodentium)。结肠炎小鼠通过灌胃C.rodentium(约5×108 CFU/mouse)造模。正常组(Normal)小鼠饲养于IVC鼠笼中(2260 m,大气压582 mm Hg,PO2 121.6 mm Hg,相当于海平面16%O2,中国西宁),低氧组(Hypoxia)小鼠饲养于低压氧舱,模拟海拔高度5000 m(大气压405 mm Hg,PO2 84.7 mm Hg,相当于海平面11%O2),2周后取材。造模期间监测小鼠体重及排菌量,并于取材当天检测Normal组及Hypoxia组小鼠生理指标及血生化参数,包括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心率(heart rate,HR),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收集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病理改变,q RT-PCR检测肠黏膜中抗菌肽、炎性因子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及脾脏(Spleen)CD4+T细胞分型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并检测血清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检测结肠组织HIF-1α及Th1、Th17细胞分化相关元件表达。此外,为明确C.rodentium结肠炎中黏膜屏障的改变,对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及MUC2、i NOS进行检测。2.为了探讨低氧对黏膜抗原提呈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我们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首先,动物分组、模型建立及处理与上一部分一致。取材当天,收集肠系膜淋巴结(MLN)、派尔氏结(Peyer’s Patches),分离、制备单细胞悬液(1×107cells/ml),应用FACS检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不同分化亚型表达,包括髓系DC(MDC,CD11c+CD11b+CD8α-)及淋巴系DC(LDC,CD11c+CD11b-CD8a+),q RT-PCR检测淋巴细胞表达IL-12、IFN-γ水平。进一步应用FACS检测CD11c+DC表面成熟标志因子(MHC-II、CD80、CD86)表达,分析低氧对DC成熟和活化状态的影响。【结果】低氧处理2周后,Hypoxia组小鼠PAP、Hct、Hb较Normal组明显升高,结肠HIF-1α水平也相应增高,表明低氧模型构建成功。监测小鼠体重、排菌量发现,Hypoxia+C.rodentium组较C.rodentium组小鼠体重减轻明显,且粪便排菌量增加。Hypoxia+C.rodentium组小鼠结肠病理检测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炎症改变,病理学评分明显升高。与C.rodentium组小鼠比较,Hypoxia+C.rodentium组小鼠结肠组织抗菌肽Reg 3γ、IL-17、IL-22 m RNA明显降低,且伴有炎性因子TNF-α、IL-6、COX-2 m RNA的增加。Th反应相关因子检测显示,Hypoxia+C.rodentium组小鼠较C.rodentium组IFN-γ、IL-17、Ig G2a水平明显降低,且q RT-PCR也显示Hypoxia+C.rodentium组较C.rodentium组结肠IL-12、IL-23p19m RNA降低,且伴有Th1、Th17细胞的分化上游蛋白T-bet及RORγt m RNA的表达下降,提示低氧暴露下Th1及Th17免疫反应下调。此外,Hypoxia+C.rodentium组小鼠结肠TLR4、NF-κB升高,且伴有炎性因子TNF-α、IL-6、COX-2的明显增多。黏膜屏障相关因子检测显示,Hypoxia+C.rodentium组较C.rodentium组小鼠结肠Occludin、ZO-1、MUC2降低,并伴有i NOS的升高。对低氧下树突状细胞状态及表型检测发现,Hypoxia+C.rodentium组较C.rodentium组小鼠LDC亚型表达明显降低,且伴有IL-12、IFN-γ的降低。进一步分析CD11c+DC表面标志成熟因子显示,Hypoxia+C.rodentium组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MHC-II、CD86较C.rodentium组明显减少。【结论】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建立低氧环境下小鼠C.rodentium结肠炎模型,研究低氧影响结肠炎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结果发现,低氧暴露下,Th1、Th17免疫反应的下调及肠黏膜屏障的破坏,诱导加重了C.rodentium结肠炎。进一步对黏膜抗原提呈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研究发现,低氧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亚型的表达,最终诱导T细胞在肠道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发挥。
其他文献
三江平原属于我国中高纬度寒区,是以中深度季节性冻土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强人类活动区。冻土水文是三江平原水文过程的主体和核心,且季节性冻工作为一种固态水库具有调蓄产汇流的作用。因此,越冬期径流过程与土壤冻融关系十分密切。目前,三江平原的发展正面临资源性缺水的困境,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失衡是制约其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表径流水资源,以便缓解三江平原地下水过度开发的形势。与
目的:本研究收集并整理采用清热祛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文献,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探究清热祛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资料与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以上数据库中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公开发表的采用清热祛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陆地水循环的不均衡性和非稳态特性增强,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全球地表水资源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自然环境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面向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大尺度区域气候-生态-水文分区研究,首先划分了大尺度区域的气候分区和气候-生态分区;基于气候-生态分区,进行大尺度区域产水系数的还原与移植;基于产水系数,开展了大尺度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和演变规律分析;最后,在气候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灌溉施肥是引起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系统开展撒施与液施氮肥下畦灌施肥田间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可为改进和提高我国使用的畦灌施肥系统性能提供技术支撑,对实现节水节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以硫酸铵为施用氮肥,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下畦灌水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施肥性能评价研究。基于混合数值解法求解全水动力学畦灌模型的模拟结果,构建了畦灌撒施地表水流
目的:总结方朝晖教授应用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证经验。方法:将方朝晖教授采用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药处方信息录入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通过关联规则、频数分析、等方法观察中药的核心药物、关联组合、使用频次等。结果:纳入了125例患者及其处方,中药使用130种;中药使用频次超过75%的有炙甘草、萆薢、茯苓、车前子、泽泻;萆薢、茯苓、泽泻、车前子、延胡索、白芍、百合、炙甘草组成核心处方;中药关
依托强大的基建能力和西南地区的有力地形优势,我国建造了一批世界级的高坝大库,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性的绿色动力。这些高坝大库在充分利用水能优势实现发电效益、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高坝大库低温水下泄对鱼类生存繁殖等产生的不利生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分层取水作为减缓低温水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而采取的重要工程措施,其运行效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分层取水设施的运行效果与水
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发,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川径流在水循环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极端径流会形成巨灾,径流预报对于防汛抗旱、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河川径流影响因子众多、变化特性复杂,基于成因分析法挖掘因子影响径流形成的规律是径流预报的关键。中长期径流预报预见期长、预报精度低,径流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晰,单一尺度因子的分析、单一统计预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全球公认的最为常见的以发病缓慢、机体代谢改变为特征的肝脏疾病之一。NAFLD包括从肝脏脂肪变性在内的多种良性可逆性病理改变,也可进展为更加严重而且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如24%的患者可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cirros
高寒草甸裸露斑块的出现导致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而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连通是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表现。高寒草甸景观空间指标的详细描述,对于理解高寒草甸退化及其景观破碎化的过程,将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为有效的高寒草甸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高寒草甸的景观格局演变始终受到自然和人类因素的影响,且其变化在各个阶段或不同尺度的驱动因素不同。本研究利用微观样地尺度下双因素三水平控制试验(即高原鼠兔数量和刈割强度因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