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其常见症状表现为眩晕/头晕,因其疾病的反复发作性,缠绵难愈,严重者可以导致脑梗塞,故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西药溶栓、抗凝、改善脑部供血等常规治疗尽管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治疗方案缺乏个体针对性,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或因其药物副作用,限制了一些患者的使用;手术和血管内治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目前还有待研究,且其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目前难以普及。中医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等特点。我的导师陈枫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针刺“颅底七穴(风池、完骨、天柱、哑门)”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本课题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组)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组进行对照,比较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停药后复发情况。研究方法通过西医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诊断眩晕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对照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5例患者分为针刺“颅底七穴”组(治疗组)33例和盐酸氟桂利嗪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针刺“颅底七穴”治疗,隔日针刺1次,每周3-4次,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100mg,每晚睡前1次,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2周。分别在治疗2周、停药2周后随访,采用中医眩晕症状观察表对患者眩晕主次症状进行评分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通过症状积分及TCD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观察停药后病情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0,P<0.05)。2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自身前后比较,针刺组自身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自身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均较好。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对于心慌、胸闷、腰膝酸软方面症状的改善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眩晕主症状及头痛、失眠等次症状的改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TCD结果进行自身前后比较,针刺组及西药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明显改善(P=0.000,P<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管搏动指数比较的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针刺组与西药组均可有效的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脑血流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停药2周后随访两组的复发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12%和31.25%,两组复发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27,P<0.05),表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增加脑血流量,且优于对照组。4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稳定,停药后复发率较低。5针刺“颅底七穴”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