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载体,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也是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利用景观格局分析、空间分析、耦合协调评价等方法分析广汉市及各乡镇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水平,基于协调发展水平状况将广汉市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并对各分区进行土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汉市土地利用状况存在资源和利用条件差异明显、利用程度水平不够高、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发展较不协调等问题和不足。广汉市耕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35261.61hm2,占广汉市总面积的64.26%;林地主要分布在连山镇和松林镇,分别为577.55hm2和280.79hm2;雒城镇、小汉镇和新丰镇建设用地占广汉市总面积的比例最大,土地承载压力大。广汉市综合程度指数、多样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11.51、0.56、1.18和0.52;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最高的雒城镇为374.84,最低的金鱼镇为296.25;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最高的松林镇为0.69,最低的雒城镇为0.20;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兴隆镇为1.67,最低的松林镇为0.97;均匀度指数最高的连山镇为0.61,最低的雒城镇仅0.17;广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为主,且主要发生在小汉镇、北外乡、新平镇和向阳镇。(2)广汉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且各乡镇土地利用的协调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广汉市土地利用协调度处于过渡发展阶段,且主要分为勉强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勉强协调类社会经济滞后型、轻度失调类社会经济滞后型、濒临失调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和濒临失调类社会经济滞后型。通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能促进土地利用协调水平由过渡发展向协调发展提升。(3)基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状况,将广汉市分为勉强协调生态优化区、濒临失调生态重点优化区、勉强协调经济优化区和濒临失调经济重点优化区,并对各个分区进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优化后勉强协调生态优化区的林地增加16.57hm2,草地增加182.71hm2,水域增加66.34hm2,园地面积增加2.70hm2;濒临失调生态重点优化区的林地增加244.79hm2,耕地增加353.46hm2,园地增加10.59hm2;勉强协调经济优化区的风景名胜用地增加40.07hm2,城镇建设用地预留用地增加404.58hm2,耕地面积增加259.19hm2;濒临失调经济重点优化区的耕地增加179.22hm2,城镇建设用地预留用地增加294.23hm2,交通运输用地预留用地增加18.51hm2,其他农用地增加10.59hm2。(4)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土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广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由311.51上升到311.73,多样化指数由0.56上升到0.57,优势度指数由1.18下降到1.15,均匀度指数由0.52上升到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