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上海市20-45岁人群中超重与肥胖的现状,比较不同特征人群间超重与肥胖相关行为因素的差异,分析相关的行为特征。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18个市辖区选择1000名成年人中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通过电话、入户访问和街头拦截3种调查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内容涉及被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膳食结构、日常生活行为等。结果在1000名被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女性各500名,各占50%。超重者占15.6%,肥胖者占6.4%,低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45岁年龄段中超重(27.7%)和肥胖(10.4%)的比例;男性人群中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9.4%及8.6%,女性分别为12%及4%,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男性超重、肥胖人群的BMI均值分别为25.52及31.03,女性超重、肥胖人群的BMI均值分别为25.49及30.02,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受教育程度间幸免存在。能正确描述自己的体重状况的男女超重/肥胖者分别为78.57%和96.25%;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主观认为自己偏重、肥胖的,男性分别为8.33%,女性为31.67%,女性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体重状况(p<0.01)。在220名超重与肥胖人群中,控制体重常用的3种措施为体育锻炼、减少控制饮食和使用减肥产品。50.88%男性超重、肥胖人群采用体育锻炼的方式,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非运动的方式如减少控制饮食(46.93%)和使用减肥产品(10.61%)来控制体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饮食习惯、交通方式、睡眠质量、坐姿活动时间等因素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此外,调查还发现有12.00%的女性尝试服用过减肥产品;23.40%的人群表示在购买减肥产品前不会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90.7%的人群对减肥产品的成分和作用机理不了解,在选择减肥产品时最关心的3个问题是产品效果(76%)、副作用大小(66.3%)及产品价格(48%),37.7%的人群“自我决定”购买何种减肥产品。结论上海市20-45岁人群超重肥胖人群的比例已超过20%,仍然是影响上海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超重、肥胖与饮食习惯、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男性与女性在如何进行科学的控制体重方面认知度不足且有差异。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加强教育,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的综合措施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