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齐家古龙凹陷中轴线以西地区)包含齐家—古龙凹陷西部、龙虎泡—大安阶地、泰康隆起带、西部超覆带,是大庆油田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块之一。勘探面积27299km2,紧邻古龙深凹陷成熟烃源岩区,油源条件很好,长期继承性发育单斜构造,断裂相对不发育,探井623口,其中工业油气井380口,三级石油地质储量4.67×108t,三级天然气地质储量79.5×108m3,已发现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为主,目前仅在萨尔图油层取得储量突破,勘探潜力巨大。而且一些无构造发育区探井也具有油气显示,预示着该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有较大的前景。该区石油资源量为11.62~16.56×108t,但目前勘探发现与油气资源量相差较大。地质背景和成藏条件研究表明,在西部超覆带和龙虎泡阶地的坡折带具有形成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圈闭以及构造—岩性圈闭的条件,是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入勘探的远景地区,为大庆油田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区带。此外,西部斜坡区不整合发育,具有形成不整合遮挡地层油气藏的优越条件。鉴于上述认识,以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建立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在该框架内,将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相结合,分析基准面旋回演化过程中沉积体系的构成,界面性质演化及与沉积体的配置关系,探讨古地貌坡折带发育特征与控砂原理,开展西部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这对于寻找有利岩性圈闭,打开西斜坡区油气勘探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地震等多种资料,通过井震结合对比分析、古地貌恢复、生烃潜力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及砂体的展布特征,同时建立了各类沉积微相和沉积体的井震识别模板,并通过探井取样进行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分析工作,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预测了不同层位各类圈闭的发育特征和有利目标区带,最后指出了西斜坡的勘探领域和类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一是首次在西斜坡地区建立了泉头组—嫩江组下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纵向上划分了9个三级层序,16个四级层序,54个五级层序,并精细刻画了54个五级层序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恢复了西斜坡泉头组—嫩江组54个五级层序的沉积环境,为油气成藏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重力流水道、湖底扇、介壳灰岩、河口坝、席状砂、分流河道和远砂坝等沉积体地震反射特征识别模板,直接指导了西斜坡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地质目标的勘探。二是认识到西斜坡青山口组—姚家组存在一到两级坡折带,垂向上坡折逐渐变缓,平面上坡折呈南陡北缓的发育特征。青山口组发育的一级坡折控制了介壳灰岩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二级坡折控制了浊积体沉积;姚家组发育的二级坡折控制了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其中泉头组共识别岩性圈闭60个,累计圈闭面积2312km2;青山口组共识别圈闭698个,累计圈闭面积6826km2;姚家组共识别岩性圈闭35个,累计圈闭面积1367km2。最有利圈闭以岩性圈闭为主,主要分布在泰康东—龙虎泡地区。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泰康隆起带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来源,认识到萨尔图油层的油主要来源于齐家—古龙地区的青二三段的源岩,也有本地源岩的贡献,高台子油层油主要来源于齐家—古龙地区源岩。青一段的油主要来源于本地青一段的源岩,属于自生自储式油气藏。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明确了梅里斯断陷及晚期T02活动控制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分布。四是发现了深湖相区重力流沉积和滨浅湖相区生物灰岩沉积两大勘探领域,四种类型目标体,提出五个井位目标。重力流沉积包括英台—他拉哈地区青一、二段斜坡扇及湖底扇,巴彦查干及周边地区嫩一段重力流水道及湖底扇。滨浅湖相区生物灰岩沉积,包括青二段湖相区发育介壳灰岩、介壳粉砂岩、鲕粒灰岩和介形虫灰岩等类型。新发现的勘探类型都是形成岩性圈闭的有利目标。本次研究恢复了西斜坡沉积演化史,更加客观地分析了不同沉积时期的生储盖空间配置关系,为西斜坡成藏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明确了泰康隆起带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来源,为西斜坡的勘探思路提供了新的启发。建立了重力流水道、湖底扇、介壳灰岩、河口坝、席状砂、分流河道和远砂坝等7种不同的沉积地质体识别模板,指导了西斜坡有利沉积微相与沉积地质体的勘探。本次研究提供的有利目标为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项目建立的沉积地质体识别模板和有利目标,为松辽盆地其它层位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和井位部署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中能够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