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与救赎的孤独书写——徐小斌小说论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90年代,女性作家渐崛起于当代文坛。做为80年代开始创作的女作家之一,徐小斌特立独行,别具一格。本文主要以徐小斌小说孤独的个体抗争与自我救赎的生命主题作为出发点,从自然之子、家族命运和梦与魔幻三个方面对其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其创作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徐小斌小说中独有的形象,即“自然之子”形象。自然之子指的是那种发挥生命潜能,张扬自己个性,不屈服于社会压制并与之积极对抗的人。这种个体有优点亦有缺点,但都是以最本真近乎自然的形式展现。这一部分主要从孤独中的抗争与坚守、童年经历与时代境遇、叙述主体的主动介入三个方面,表达自然之子的形象特质。自然之子形象具有对孤独的坚守和抗争精神,而其创设源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时代变迁,幼年受到的孤独和磨难又是创作自然之子形象的催化剂。这种形象体现出一种精神回归式的自我救赎,具有从坚守到抗争再到思考,最终回归到自我内心的现实启示。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从家族命运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孤独书写,表现在历史意识的凸显、女性生活史的植入和家族命运的书写方式三个方面。本章指出作者不同于其他同时代女作家的特点,即文本不仅限于私人化写作,更有一种家族命运与历史融合的开阔意境。作品侧重对家族命运发展描写的同时,植入女性生活状态。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依托下,女性之间的关系牵连着一个家族发展的脉络。文本中这些特点的表现都是通过叙事主体和叙事客体之间的制约,个人历史与宏大历史的结合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主要从梦与魔幻的艺术特质来展现小说抗争与救赎的孤独主题。这一部分从隐喻与梦境的魔幻特质和魔幻情景的寓言式意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徐小斌作品的孤独书写有神秘特征,她把神秘和人的孤独心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一些情节发展耐人寻味。通过隐喻和梦境表达神秘魔幻,表述人在抗争与救赎中的自我解脱,同时把神秘元素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产生一种寓言式意义,批判社会黑暗,崇尚人性本真的坚守。这种魔幻式寓言表达了作者被社会隔离的孤独感,但也同时抒发了其敢于承受孤独的独特情怀。
其他文献
汪道昆(1525-1593),明代中后期重要文学家之一。汪道昆被称为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后五子”之一,在当时极富声名。碑传文是中国古代一类特殊的实用性文体,汪道昆最重要的诗文集《
在当代,纳兰性德的词拥有广泛的读者和爱好者。词是艺术品,需要被耐心品味和鉴赏。因年久流传中不可避免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对词集版本的注释校对是有必要的,纳兰性德的词不仅有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