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地区NSTE-ACS高危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205例分为早期介入治疗组(发病至介入时间在24小时内,97例)、择期介入治疗组(发病至介入时间超过24小时,7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未行介入治疗,38例)。比较三组入院后30天内和6个月内的全因死亡、新发心肌梗死、主要出血事件、再入院情况。结果:三组中早期介入治疗组≥65岁患者比例最低(28.9%),p=0.019。其余性别比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既往PCI病史、心电图表现、GRACE评分、临床用药以及在院期间所测实验室指标均无差异。随访30天,择期介入治疗组死亡和新发心肌梗死复合事件发生率最高(10%),早期介入治疗组最低(2.1%),药物保守治疗组居中(7.9%),p=0.08。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时,早期介入治疗有获益趋势,主要是由于择期介入治疗组在等待在介入过程中出现新发心肌梗死较多。随访6个月,早期介入治疗组死亡和新发心肌梗死复合事件最低(5.2%),择期介入治疗组居中(17.2%),药物保守治疗组最高(18.4%),p=0.01。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时,早期介入治疗组死亡和新发心肌梗死复合事件低于择期介入治疗组(p=0.01)及药物保守治疗组(p=0.01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早期介入治疗组死亡率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0.016)。此外,早期介入治疗组降低了再入院率。择期介入治疗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STE-ACS高危患者中,早期介入治疗在没有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基础上降低了6个月死亡和新发心肌梗死复合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有降低30天内死亡和新发心肌梗死复合事件的趋势。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早期介入治疗可以降低6个月死亡率。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鸟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MAV)是目前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种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寻找MAV的致病因子并研究其相关致病机制,对于防治MAV和研究新疫苗均有重要意义。PE/PPE家族蛋白主要分布在致病性分枝杆菌中,可调节宿主的先天免疫反应,与致病性分枝杆菌的发病机制有关,并可作为潜在的疫苗成分。本研
学位
学位
目的:以云南剑川地参为原材料,研究地参多糖(Lycopus lucidus Turcz.Polysaccharide,LLP)的提取方法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方法:地参多糖的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将地参原料粉碎,分别用石油醚、95%乙醇回流,过滤,蒸馏水75℃水浴抽提,减压浓缩,醇沉,Seaveg法脱蛋白尽醇沉,冷冻干燥,得精制地参总多糖(总LLP),绘聚糖标准曲线,测定LLP含量。采用CCK8
学位
目的:探究MRI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前瞻性研究其对早期脑实质囊虫病的诊断价值,并且通过不同扩散梯度方向确定最优DTI检查方案。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疑似或确诊为脑囊虫病的80例患者并均进行MRI常规及DTI检查,最终确定38例及42例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及活虫期的患者,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及对照组。同时以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
目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五分法及预测模型与常规超声(Conventional ultrasound,CUS)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CUS诊断为乳腺BI-RADS 4、5类病变的70例女性患者(70个病灶)纳入研究,均行CEUS检查并经手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