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输入对泥炭沼泽铁碳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炭沼泽虽然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其碳储量却占全球土壤碳库的30%,是全球巨大的碳汇。工业废气以及农业化学肥料通过大气沉降与径流方式已经广泛地改变了泥炭沼泽营养物质水平。泥炭沼泽因为氧化还原环境的独特性,铁成为一种相对活跃的元素。因此,开展营养物质输入对铁碳关系影响的研究对泥炭沼泽有机碳稳定机制认知与可持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长期施肥的开垦(水田)与天然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与室内实验探究了施肥对泥炭沼泽营养物质累积影响以及微生物酶调节机制、营养物质输入对铁结合有机碳影响的微生物机制以及温度与氧气作用下铁对有机矿化的影响模式。最后,综合分析营养物质输入对泥炭沼泽铁调节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比较开垦泥炭沼泽、受开垦影响的干扰泥炭沼泽以及未干扰泥炭沼泽(对照)土壤营养与微生物胞外酶的变化特征,发现开垦泥炭沼泽土壤表层的有机碳与总氮显著下降,土壤总磷显著增加。其临近干扰沼泽土壤表层氮、磷增加量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特征。根据土壤酶向量分析与相关分析发现,磷增加通过缓解磷限制降低了微生物磷分解酶的合成,此外开垦泥炭沼泽高含量磷也降低了微生物氮分解酶的合成。虽然有机碳与总氮也影响微生物胞外酶,但是其作用远低于磷。比较开垦与天然泥炭沼泽土壤铁以及铁结合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开垦泥炭沼泽中结晶态铁在20-70cm土层显著增加了300-780%,游离态铁在20-50cm土层显著增加了150-300%,弱结晶态铁在20-40cm土层显著增加150-200%,这些铁氧化物结合有机碳在所有土层均与天然泥炭沼泽无显著差异。混合效应模型表明有效磷与铵态氮是影响开垦泥炭沼泽铁氧化物结合有机碳的关键因素。培养实验也发现高氮(100,400mg kg-1)与高磷(10,40mg kg-1)处理中开垦泥炭沼泽微生物铁还原速率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通过对不同氮处理条件下微生物功能群分析发现高氮处理中铁还原菌群落组成与低氮处理具有明显差异,而且丰度明显增加。因此,表明长期施肥已经改变泥炭沼泽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组成、丰度,增加了对Fe(Ⅲ)电子受体需求,促进铁还原导致铁结合有机碳含量下降。通过铁添加实验探究温度对铁调节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高温(25℃)厌氧培养实验发现铁处理中铁还原速率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下降,结合培养实验结果,即氮浓度增加并未影响天然泥炭沼泽微生物铁还原速率,但可供应性磷的增加显著增加了微生物铁还原速率,表明磷也是影响天然泥炭沼泽微生物铁还原的限制因素。有氧处理过程中亚铁氧化结合了可溶性有机碳,从而导致有机碳矿化速率在0-5天低于对照,但是在5-10与10-15天时有机碳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因为铁还原可以释放铁保护的有机碳,亚铁增加也激发了酚类氧化酶活性,同时酚类氧化酶不仅直接分解酚类物质还通过释放可溶性有机碳增加了微生物代谢,这些铁还原引起的一系列促进有机碳矿化过程可称之为‘铁级联效应’。低温(5℃与15℃)降低了铁还原速率,从而削减了‘铁级联效应’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通过铁添加实验探究了氧气浓度变化对铁调节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含氧量70%时,铁处理中铁氧化物对有机碳保护作用强于微生物代谢,总体上也降低了有机碳矿化速率。而土壤饱和含氧量120%时,铁处理中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氧气浓度增加了微生物代谢,促进了有机碳矿化,抵消了铁氧化物对有机碳保护。综上所述,磷输入能够降低泥炭沼泽磷元素限制,从而降低微生物对磷的分解,而且高含量磷能够抑制微生物氮分解酶的合成,从而促进氮累积。此外,短期磷可供应性增加,也通过降低泥炭沼泽磷限制促进了微生物铁还原速率;长期施加氮、磷肥则能够改变铁还原菌的群落组成、丰度,从而促进铁还原速率。因此,营养物质输入扮演‘催化剂’的角色,能够加速‘铁级联效应’促进有机碳分解。营养物质增加也将改变温度以及氧气对铁调节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模式。虽然目前国际上退化泥炭沼泽保护与恢复已经引起广泛重视,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模式多考虑水位调控,忽略了铁与营养物质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因此,建议将土壤基质风险评估纳入泥炭沼泽恢复与可持续管理体系中,帮助制定最优的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作为沟通数字虚拟世界及现实世界的桥梁,GIS数据模型一直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与基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要求在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管理、方案模拟与处置决策,解决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土地退化、海岸变迁、疾病传播等问题;同时,随着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卫星遥感、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采集技术飞速发展,空间数据粒度越来越小、时间上的动态性越来越高
黑龙江流域是全球高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功能维持以及黑土生产力保护的重要区域。过去几十年,该流域的中国部分发生了大规模的草原、湿地和森林向耕地的转变,导致该流域面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另外,由于地处中高纬度,该流域的生态功能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压迫下,使得相关问题更加严峻。这一过程中土地利用、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碳汇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受未来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影响,亟待在区域水平揭
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大豆(Glycine max)病害。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抗性品种和非寄主品种轮作,但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轮作受到限制;高毒有效的化学杀线虫剂已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SCN在田间是混合群体,存在多个生理小种;目前大多数抗性品种的抗性单一,东北的抗性资源更有限,
大豆(Glycine max)是非常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大豆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CN)是限制其产量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因其生理小种复杂和孢囊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等特点,导致线虫防治困难。化学农药虽然能有效的防止SCN,但高毒高残留使其停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抗病品种抗源单一并且抗性极易被打破;生物防治田间不稳定等等,这些局限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目前最热门的研究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开始出现无序乃至失控的局面,过多的资源、能源被消耗甚至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正逐渐变得不可持续。如何科学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命题。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人地关系协调的难点与问题地区,对其开展绿色发展与产业配置契合关联关系
本论文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和德惠黑土研究基地2004年建立的“黑土空间移位长期试验”为平台,结合原位样点,对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SOM1.7、SOM3、SOM5、SOM6和SOM11)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培养法(培养时期),对原位点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温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海伦黑土空间移位长期试验,采用PLFA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
苔草草丘湿地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类型,具有生物固碳、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水文条件在苔草草丘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演替方向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受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影响,湿地水文情势改变。近年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苔草草丘湿地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为研究对象,
四吡咯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氮/硫同化作用等一系列生物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吡咯代谢负责叶绿素前体合成,对于叶绿素的合成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吡咯代谢的紊乱直接影响植物的叶绿素形成、进而影响叶绿体的发育和植物光合作用。尽管目前在水稻,拟南芥,玉米等作物中关于四吡咯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已有报道,但大豆中此类工作尚未开展详细的研究。本论文对大豆类病斑突变体Glycine max lesion
大、小兴安岭森林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可能会改变森林植物组成及结构,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以往研究缺乏从长期历史变化,人为影响及气候变化趋势下森林植物特征及碳汇功能的响应及对其复杂耦合关系的解析,这限制了基于碳汇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的科学管理措施的提出。本研究以大、小兴安岭森林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历史小班台账数据为基础结合调查数据探讨东北典型森林乔木60年碳汇功能演变过程及
在农业管理措施中,秸秆还田是补偿土壤有机碳损失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后,通过土壤团聚体的闭蓄以及与土壤矿物结合等物理保护作用,形成土壤有机质。与此同时,新添加的秸秆碳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即产生由微生物共代谢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因此激发效应可能受土壤团聚体物理保护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周转(表观激发效应)的影响。但是,秸秆还田过程中物理保护作用如何影响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