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水彩画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这个时期以后中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景观时代。内生于中的当代中国水彩画,从1978年组织的水彩展览中可以察觉到:其勾连着一个传统,纵然融入当时的艺术大潮,也在写实技法、审美思考中尽可能保留着往日中国水彩形式上的审美特质。这种特质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被揉进艺术家形式语言的锤炼中,并开拓出一种“水与彩的结合”的趣味化形态。水彩艺术家将其与变动着的社会生活、静态化的自然风景等题材相结合创作出适合展出并容易被接受的图像化世界。形态的“集体化”创造,使得水彩艺术家获得了一种有效、稳定的表达方式。同时,水彩艺术家还将这种表达方式与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趣绑定,意境水彩应运而生。水彩的中国化或民族性进一步拓宽了当代中国水彩画的表现疆界,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东方式水彩”。写实的水彩与中国化的水彩成为当代中国水彩画两种主流的表达方式,水彩艺术家可以通过主流的创作,进入展览而得以传播,取得身份的认同。身份是组织、协会的外在显示,也是组织、协会内在审美的确认。连续不断的展览需要大量的水彩艺术家支撑,学院是培育艺术家最重要的场所。艺术学院的教育内容、手段都与传统写实技法、写生视觉训练、审美哲学的养成有密切的关系。艺术家从一开始就接受“透明、水性、写实”等形式语言的熏陶,且在学院规则的训练中不断强化。待到艺术家投身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则会运用这一形式语言创作出适合政治主题、文化倾向的作品。艺术家变成学院秩序的产物,学院秩序影响着当代中国水彩画的传统。在这个不断承继的传统的内部,不乏探索的先锋。一部分水彩艺术家或者发掘水彩媒介的当代认知,或者关注生存的社会,或者追问自我的存在,不断审视水彩与自己的关联,是当代中国水彩画实验的实践者。当代中国水彩画是在保守与变革的道路上缓慢行进的。本文在论述当代中国水彩画不长的演变历程中,运用艺术社会学、图像学的方法分析当代中国水彩画境况,在宽广的文化框架中阐述、把握水彩艺术,将水彩艺术还原到它原有的文化社会语境中。力图通过发生学的途径在问题化语境中去审视当代中国水彩画,并尝试给出明确答复:当代中国水彩画是以“现实”的逻辑演进的。“现实”的逻辑不仅指艺术家选择的艺术创作方法,也包含艺术家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态下如何调和主流创作方式与探索性创作之间关系,选取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从而构筑自身的历史。本文是对当代中国水彩画整体的问题化研究,以相对开放的研究思路来分析它的发展逻辑,以期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中国水彩尤其是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固有认识。当代中国水彩画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存在的艺术现象,它也有自身的问题,但不能仅仅以“小画种”“缺乏态度”搪塞。它的成长内嵌于艺术史之中,有它存身的合理性。本文直面当代中国水彩画存在的问题,并希望经由浅薄的论证完善当代中国水彩画的艺术批评,拓展并激活我们对于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的新的认知视角,勾勒出潜藏于艺术品之中的社会文化景观。发掘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史学研究新思路,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叙述模式,为当代中国水彩画艺术创作提供反观自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