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比舒芬太尼与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输注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舒芬太尼与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输注在妇科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指标的差异,并比较其不良反应,探讨去阿片化麻醉(Opioid-free Anesthesia,OFA)在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选择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进行手术并自愿接受经静脉给药术后镇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观察60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18.5~24kg/m2,ASA分级I-II级,无相关药物使用禁忌,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舒芬太尼按0.06ug.kg-1.-1计算;B组舒芬太尼按0.03ug.kg-1.h-1计算并加入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C组舒芬太尼按0.015ug.kg-1.h-1计算并加入酮咯酸氨丁三醇120mg;D组镇痛泵中仅加入酮咯酸氨丁三醇240mg。由麻醉护士将上述各组患者术后静脉镇痛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备用。镇痛方法:四组患者均按首次剂量5ml、持续泵注剂量3ml/h、自控给药剂量2ml/次设定,自控给药锁定时间均为设为20分钟。分别观察记录四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4h、12h、24h、36h及48h的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记录恶心呕吐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麻醉深度,术毕均静注地塞米松5mg后接镇痛泵开始术后镇痛。[结果]:共65例患者入组观察,因镇痛泵故障、泵管堵塞及患者要求提前终止镇痛等原因排除4例,实际观察到患者共61例。四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等人口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史、ASA分级等基本情况亦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手术时长、手术种类及手术术式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术后镇痛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各组生命体征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评分中A组患者在术后48h时的静态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余时段的静态VAS疼痛评分、动态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PCA按压总次数及需要用药处理急性疼痛需要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A组(P<0.05)。A组需要用药缓解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例数及术后12h、24h、36h恶心呕吐的VAS评分高于其他组(P>0.05),术后48h的恶心呕吐VAS评分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例数较D组高。A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较其他三组延长(P<0.05)。观察过程中A组出现头晕的病例较多,但仅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用药方案镇痛效果最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D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镇痛效果欠佳。C组用药方案在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的同时较其他组PONV及眩晕发生率低,对术后早期康复指标影响小。在妇科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治疗中,配比小的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减少舒芬太尼镇痛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面部年轻化手术术式多种多样,理想的面部除皱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效果维持时间长,效果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大多数外科医生在最初的面诊过程中依赖于对皮肤松弛、体积减少和解剖目标(面中部、下颌、颈部)的非标准化综合评估,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技术,对于传统除皱术不同术式的特点及其是否存在年龄适应症目前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
[目 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稳定、失稳不同阶段椎旁多裂肌和竖脊肌萎缩程度、R2*值、FF值的变化特点;了解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稳定、失稳不同阶段吸气肌群功能状况。[方 法]将50例慢性腰痛患者根据腰椎是否失稳分为2组,腰椎失稳患者为失稳组(25例),腰椎稳定患者为稳定组(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25例)。采用磁共振扫描仪GE Discovery MR750W 3.0 T分别对三组行腰椎T2WI
[目的]根据目前与维生素D相关的观察性研究数据及我们的统计,一般人群中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血清25(OH)D水平<30ng/ml)比率高达90%左右,因此大多数骨折发生后均是在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状况下进行骨折骨愈合过程的。本研究通过在四肢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病人补充维生素D,控制血清25(OH)D水平快速达到30ng/ml以上,观察在维生素D水平充足(血清25(OH)D水平≥30ng/ml
[目的]前瞻性观察云南玉溪地区彝族与汉族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PACU期间舒芬太尼临床镇痛效果的差异,探讨这两个民族人群对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的临床差异,从而为云南玉溪地区彝族和汉族人群阿片类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前期临床基础。[方法]前瞻性收集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和峨山县人民医院符合实验条件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例254例,将患者分为彝族组(Y组,n=127
[目的]对比预防性回肠Y型造瘘与传统袢式回肠造瘘在具有肠道瘘高危因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指标,探讨预防性回肠Y型造瘘在保护肠道瘘高危因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住院的52例具有肠道瘘高危因素的病例,术中行预防性造瘘,术后择期行二次造口还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预防性回肠Y型造瘘组(25例,观察组)和传统袢式回肠造瘘组(27例,对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T管分段拔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三科2019年8月-2021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留置T管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病例60例,随机分为传统T管拔除组和分段T管拔除组,每组各30例。就两组患者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WBC、ALT、TBIL)、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用分段T管
[目 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疾病进展有密切关系。结合流体力学方法对主动脉内血流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壁面压力、切应力及血流速度等参数变化对主动脉的影响,探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动脉夹层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对评估患者预后的效果。[方 法]选择基于主动脉CTA及超声诊断的1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验组1)、10例升主动脉瘤患
[目的]髋膝关节退变性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术为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通常失血量较大,安全有效地减少围术期失血量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止血药物控制失血的方法一直被推荐使用。其中,以氨甲环酸应用最为广泛。氨甲环酸已大量使用于骨科手术中,但其在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最佳使用方法尚无明确定论,术后下
[目 的]回顾分析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序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急诊LC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疗效差异,拟初步探讨PTGD序贯LC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应用价值。[方 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内减张技术辅助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的临床疗效及膝关节运动学变化情况。[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P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减张组和传统组,每组44例。其中减张组应用内减张技术辅助PCL重建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传统组采用常规关节镜下解剖单束重建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