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世界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而《红楼梦》在英语世界里的接受并非一帆风顺,从早期的误读与批判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的客观深入研究,可以说该书在英语世界里的接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霍克斯和杨宪益先后出版了该作的英文全译本,大大的推动了该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程度。此外,由于《红楼梦》原作的特点之一就是把中国人最文雅的表达方式---诗、词、曲、赋全吸纳进来,达到了一般小说难以企及的雅趣,因而,从此种意义上说,研究《红楼梦》中诗歌英译的接受成为该书在英语世界里传播与影响的关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娆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文学作品的接受历史。娆斯在《走向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到了诗歌接受的三个阅读阶段:审美性阅读、阐释性阅读、以及历史性阅读。笔者在此把这三个阅读阶段运用到翻译中,并把翻译的过程看成是两个连续的接受过程,即译者作为读者对源文本的接受过程与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接受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这三个阅读接受阶段,并重点探讨了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度与翻译策略选择的关系。本文从《红楼梦》两个全译本诗歌翻译的对比研究出发,论述了两译本目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并且应证了以下结论:霍克斯的译本更能满足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能受到更多目标语读者的接受与喜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现象可以归根于霍克斯在译本中主要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但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传递源文本的文化价值观,而案例中的一味的“归化”存在着源文本价值观变形的问题,相比之下,杨宪益译本所采用的“异化”在此方面更胜一筹。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过程中,应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而涉及到源文本的隐含文化价值观时,应适当的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最终达到目标语读者期待视野与译本视域的融合,以及达到最大范围的读者接受度。
本文共六部分,其中包括前言和五章。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动机与意义、研究方法、章节安排等;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三、四章为本文的主体。第二章从初级审美性接受方面对两个译本的音、形进行对比;第三章主要从中级反思性接受出发,在意象、意境的传递上对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第四章从高级历史文化性接受角度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方面的接受度;本文第五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