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昂龙冈日-班戈-腾-岩浆弧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与永珠-嘉黎结合带之间,对应于北冈底斯岩浆岩带。研究区域则位于该岩浆弧带的中部,邻近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区内岩浆以白垩纪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分布面积达600Km2,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本文通过对班戈地区白垩纪中酸性侵入岩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比该区域及邻区的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
1、班戈地区白垩纪岩体按构造阶段和岩性可以划分为三期四个单元:俯冲阶段的早白垩世早期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班戈岩体)、碰撞阶段的早白垩世晚期二云二长花岗岩(多巴岩体)和碰撞后晚白垩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雪如岩体)。其中,早白垩世早期石英闪长岩为138.2±1.6Ma,英云闪长岩为138.2±1.5,花岗闪长岩为132.2±1.4Ma和128.0±3.6Ma,早白垩世晚期二云二长花岗岩为120.7±3.3Ma,晚白垩世斑状二长花岗岩为79.39±0.75Ma和79.25±0.98Ma。从北往南,岩体的年龄有变新的趋势。
2、班戈地区四个单元的花岗岩都具有富SiO2、Na2O、K2O,低MgO、TiO2的特点,早白垩世三个单元的花岗岩全为高钾钙碱性岩石和强过铝质岩石,铝饱和指数几乎都大于1.1,晚白垩世的斑状二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和准铝质岩石,铝饱和指数均值为0.92。岩体自北向南SiO2、K2O和Na2O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也即在该区岩浆朝着碱性方向不断演化。
3、班戈地区岩体的总体微量元素特征相近,都是Rb、Th、K、Pb呈现正异常,而Ba、Nb、Ta、Ti、sr、Ba等呈负异常,并且以Ti的亏损最为强烈;稀土元素含量总体均较低;除早白垩世晚期的二云二长花岗岩外,其它三个单元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都为强烈右倾的“V”字型曲线,轻稀土(LREE)强烈富集和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并且轻稀土(LREE)的分馏强烈,重稀土(HREE)的分馏不明显,都具Eu的中等负异常;而早白垩世晚期的二云二长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呈稍平缓的右的深“V”字型曲线。
4、根据岩石形成背景及其所处的构造演化阶段,总体上可以把班戈地区的白垩纪侵入岩划分为3个岩浆类型的岩石系列: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弧I型花岗岩系列、早白垩世晚期同碰撞S型花岗岩系列、晚白垩世后碰撞A型花岗岩系列。其中,早白垩世早期的花岗岩属于岛弧型花岗岩,形成于班怒洋壳向南俯冲的作用,但从时间(140~130Ma)上稍稍滞后于班怒洋壳俯冲的时间;早白垩世晚期的花岗岩形成于班怒洋闭合时的冈底斯地体与羌塘地体的碰撞作用;晚白垩世的花岗岩形成于冈底斯地体与羌塘地体碰撞作用后的伸展拉张环境。
5、班戈地区形成早白垩世晚期二云二长花岗岩(多巴岩体)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其他岩体(班戈岩体和雪如岩体)岩浆则主要来源于中下地壳,其中形成班戈岩体的岩浆在上升侵位的过程中强烈混染了上地壳物质。
6、研究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为中南部的晚白垩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雪如岩体),形成了该区广泛分布的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时间约在80Ma左右,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好;其次,研究区北部壳源成因的班戈岩体与W、Sn矿化相关,显示一定的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