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偏好指行为主体关注他人收益或行为的倾向,儿童自身对他人社会偏好的认知能力会影响其社会性发展,且此种能力应有两种不同区分:共同偏好/共同知识。共同偏好指儿童能够觉察自己与他人是否持有相同的社会偏好并利用这种偏好来指导自身行为;共同知识指儿童能够觉察自己与他人是否持有相同的社会文化知识并利用这种相似性指导自身行为。当前研究多数着眼于信息及其提供者的特征对儿童选择性信任行为的影响,尚缺乏基于儿童自身社会偏好及多线索交叉情景下的探讨。本研究探索3-5岁儿童社会偏好的不同类型以及信息及其提供者的优势特征对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研究包含两个实验设计:实验一以3-5岁学龄前儿童为被试,以儿童社会偏好的两种不同类型(共同偏好和共同知识)、信息及其提供者的命名优势特征为自变量,以儿童的选择性信任为因变量,探讨儿童的社会偏好、命名优势特征是否会对其选择性信任产生影响;实验二仍以3-5岁学龄前儿童为被试,以儿童社会偏好的两种不同类型(共同偏好和共同知识)、信息及其提供者的力量优势特征为自变量,以儿童的选择性信任为因变量,探讨儿童的社会偏好、力量优势特征是否会对其选择性信任产生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社会偏好的不同类型(共同知识/共同偏好)能够显著影响儿童的选择性信任行为,但在不同优势特征情景(命名优势/力量优势)下其影响程度存在异同。共同知识比共同偏好更具选择性信任行为引导优势;命名优势特征强能够在产生社会偏好的基础上加强选择性信任行为的程度;命名优势特征弱会混淆儿童的选择性信任行为使之达到随机水平;力量优势特征强/弱能够进一步相应地增强/减弱儿童的选择性信任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成社会偏好的前提下,力量优势特征对于儿童选择性信任行为的影响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3岁时,力量优势特征水平对选择性信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4岁起,儿童能够区分力量优势的不同类型并据此匹配信息提供者的可信程度;5岁时儿童在力量优势特征的不同水平上的选择性信任分数差异不显著,即发展起较为完整的信任观。本研究做为一项基础研究,模拟学龄前儿童在现实社会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进行实验,为选择性信任领域作出更多实证补充。儿童在现实社交情景中往往需要面对来自多方面、多领域的交叉线索,因此复杂情景下的实验结果能够为我们理解儿童的选择性信任行为的发展提供更多证据,亦为今后他人在此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