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炭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储能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炭电池是将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电池,是铅酸蓄电池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它不但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而且还有超级电容器的特点,集超长循环寿命、高功率及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于一体。非常适用于各种储能系统,特别是部分荷电状态下循环使用。但铅炭电池中的炭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和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氮气吸/脱附的比表面积分析(BET)测量炭材料和负极铅膏的比表面积,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炭材料和负极铅膏的微观形貌,用粒度测试仪测试炭材料的粒径分布,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物相成分。研究炭材料对负极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炭材料在铅炭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和作用机理,筛选出适用于铅炭电池的炭材料。通过各种试验进行性能对比,研发新产品并进行市场化。通过研究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活性炭、炭黑、碳纤维(CF)、碳纳米管(CNT)、石墨烯(GN)的微观结构,对比了五类碳的结构给电极性能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性能较好的炭材料,本文发现活性炭、炭黑和石墨烯都可以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防止负极不可逆硫酸盐化,从而提高了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HRPSOC)的循环寿命。通过分析五类炭的微量元素,寻找炭材料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与电极性能的关系和规律,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杂质含量与析氢量无明显正向关系。通过对模拟电池的对比测试,研究炭材料在铅炭电池负极的作用机理,本文发现炭材料对负极微观结构与成份的影响并不完全来自于炭材料的高比表面贡献,但与表面积或吸油值密切相关,增加负极的活性表面。通过设计炭材料在负极板中的不同分布方式及炭材料的梯度分布,对负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循环测试及充放电测试的对比,发现三种分布方式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在HRPSOC工况下的寿命也显著提升,其中以表层5%+内部1%方案最为优异,但同时存在低温性能较差和高电压浮充析氢较大的不利因素。根据削峰填谷和调频等储能场景的特点以及对电池的要求,使用不同的设计组装铅炭原型电池,测试其在储能工况下的性能,并开展铅炭电池在这两种场景下的应用研究,发现在削峰填谷场景下其PSOC循环寿命可以比普通电池延长5~6倍,在调频场景下,通过电压控制,电池就可以1.88V和2.31V之间实现长期调频循环。
其他文献
玉米(Zea may L.)作为人们主要食用的四大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工业与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用型农作物。玉米籽粒是人类膳食和动物饲料的重
随着中微子的发现,对中微子的研究热潮逐渐兴起并深入发展。自从1956年雷因斯和柯万发现中微子以来,科学家在中微子领域逐渐取得各种显著成果,正逐步揭开这种粒子的神秘面纱。当前中微子的研究是粒子物理学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存在着很多难解之谜,这可能会成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突破口,因此全世界科学家都在为研究中微子努力奋斗着。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是我国进行探索中微子奥秘的一项科学实验项目,这项实验是为
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是不可替代的。基于我国能源特点“富煤、贫油、少气”,以煤制天然气(SNG)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清洁煤炭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天然气
本文是以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履带吊、旋挖钻等工程机械用多路阀中使用的溢流阀为研究对象,通过溢流阀的基本参数设计和性能分析,根据流体力学理论计算溢
能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非常重要。设计出高效、稳定、廉价的催化剂是该方向的研究重点。利用模拟计算既可以对催化剂材料的催化实质进行原理性分析,
当前人类正处在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交汇的历史时刻,一场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主导地位的能源革命暗流汹涌。氢能作为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是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离子电池由于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等特有的优点已经成功应用到各种便携设备和电动车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商业化的石墨负极因为较低的容量难以满足社会对储能设备
非晶合金是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宏观上呈现出各向同性的多组元合金体系。非晶合金由于独特的结构,呈现出了一系列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很强
石油炼化装置易发生危险气体泄漏事故,对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探测器的优化布置对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事故损失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对危险气体泄漏检测优化的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抗性品种缺乏是其猖獗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了解抗虫机制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寄主植物挥发物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