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区专业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全国经济增长,因此,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在探索如何测量和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对我国地区专业化的深入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主要是由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盛行,从而发生区域商品大战所引发的。然而,现有研究对我国地区专业化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正在降低,地区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而一些学者则得出正好相反的结论,我国地区专业化水平正在提高,地区市场正在走向一体化。为此,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因数据不全而未被列入研究对象)两位数制造业的数据,测算1995-2004年各地区的专业化指数,进而对各地区的专业化指数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国家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有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首先阐述了地区专业化的作用,然后介绍了研究我国地区专业化的主要观点,并分析了本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及其意义。第二部分为我国各地区专业化的测量,包括测量的方法、数据的来源和测量的结果及结果分析。通过计算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得出我国各地区专业化水平普遍提高的结论。第三部分为我国各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以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专业化指数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三点结论:(1)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东部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但西部提高较快,西部同东部的差距在缩小,中部同东部的差距略有扩大;(3)在我国的省级区域层面,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地区专业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强地区专业化分工,消除地方保护,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