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被称作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着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的态势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这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依赖增加资金、能源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各类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   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尝试从能源约束这一全新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将能源消费纳入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中诠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文章首先对能源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分别从投入产出和技术效率两个视角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展开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验观察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08年以来随着中西部地区GDP增速不断超过东部地区,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区域内部的差异值得关注,西部地区省际间相对差异2001年以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②1996-2009年,各投入要素中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相对更为突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三大区域中最高,而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相对较多。③三大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契合,但从技术效率的变化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各地区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收敛趋势。④从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的优化,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都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较高的煤炭消费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则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源泉转换、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化、提高能源消费效率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植脂末》行业标准的制定结合我国植脂末产品的生产实际,在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调研与试验,对植脂末的定义、原辅料、感官、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出现的困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混合教学模
前期拍摄两幅《腾飞》的原图,均于同一天上午拍摄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我使用的是尼康D850数码相机,适马150~600mm镜头。在谢尔登湖的对面,我发现一群大雁突然腾空飞起,当时也来不及选择位置、光线,赶紧举起D850数码相机,迅速用连续快拍模式抓拍。这两幅《腾飞》原图拍摄数据:ISO800、F8、1/2500s、320mm镜头端拍摄。
期刊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中国银行业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持续推进战略转
资源性商品生产高度依赖于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而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呈现极大的地域、国域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使得资源性商品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具有非常明显的“寡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于历史文化、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省、市、区的市场化水平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形成各不相同的区域市场化途径。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市场化途径就是以浙江省为代表的沿海“民间主导型”市场经济和以安徽为代表的内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前者带有原发性、内生性的特征,政府作用有限,因而市场化水平较高;后者政府主导色彩浓
当前,随着民本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从当前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在民本院校教学中引入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
学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小组活动作为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它强调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交流观点,形成对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给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