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ALL,AML)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从而为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的理论根据。方法:1病例及分组:随机的选择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血液与肿瘤专科组入院的初诊未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共60例,此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30例。所有的患儿均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免疫学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且诊断明确。将30例初诊未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ALL初诊未治组,此30例患儿通过初次化疗1个月后,27名患儿达到了完全缓解,剔除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患儿及失访的患儿出组,此作为ALL缓解1月组;持续治疗并观察6个月后,此27名患儿均达到持续完全缓解,将此定为ALL缓解6月组。将另外的30例初诊未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患儿作为AML的初诊未治组,此30例患儿在经过了首次的化疗1个月以后,其中有24名患儿达到了完全缓解,剔除未达到缓解及失访的患儿出租,将此24名患儿作为AML缓解1月组;持续治疗并观测6个月后,有22名患儿达到持续完全缓解,剔除未达到持续完全缓解的2名患儿,将此22名患儿定为AML缓解6月组。同时按照1∶1配对的原则来选择性别、年龄等因素匹配的健康的儿童30人,并且将此30名儿童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研究的全部儿童均无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相关性疾病,且无有异常的性征发育。2标本收集、标本处理及相关数据检测:全部的研究对象均于上午6:00~8:00空腹采集静脉血约2ml,把采集的全部标本均置于促凝管中,用普通离心机以2500r/min转速离心10min,采集血清的标本,每份标本分为2份均置于-80℃的冰箱中保存,用ELISA方法测定标本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3.统计学方法:测得的数据采纳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比较为计量资料,分别应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来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形式,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AL初诊未治组(30.95±6.32)nmol/L,AL缓解1月组(51.32±14.62)nmol/L,AL缓解6月组(40.13±9.92)nmol/L,ALL初诊未治组(30.51±13.81) nmol/l,ALL缓解1月组(61.11±18.93)nmol/l,ALL缓解6月组(44.43±12.60) nmol/l,AML初诊未治组(31.44±7.13)nmol/l,AML缓解1月组(41.24±10.29) nmol/l,AML缓解6月组(36.73±9.73)nmol/l,正常对照组(58.71±8.97)nmol/l。方差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未治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1月组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6月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初诊未治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缓解1月组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缓解6月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的三组结果两两之间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的三组结果分别和正常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初诊未治组合AML缓解1月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缓解1月组和AML缓解6月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初诊未治组和AML缓解6月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初诊未治组、AML初诊未治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缓解1月组和AML缓解1月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缓解6月组和AML缓解6月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白血病患儿初诊未治组(ALL,AML)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明显的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检测指标。2初诊未治组(ALL,AML)患儿化疗缓解后,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都是呈先上升之后又下降的波动趋势,这些结果提示动态监测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的治疗阶段的变化能够作为判断病情的发展以及评估治疗后效果的一项指标,但是其具体参考值和其意义是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