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于生命组成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针对核酸、蛋白质、腺苷等主要生命物质的检测对人类重大疾病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生物传感技术以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易和仪器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联吡啶钌作为标记物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和荧光生物传感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已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寻找能在标记时更好地保持生物活性同时获得更灵敏响应信号的发光试剂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有许多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研究基于新型联吡啶钌化合物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生物传感技术。金属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将环糊精的超分子结构和活性金属中心结合到单个分子上,其中环糊精空腔能够包络常见的客体分子,对小分子具有高识别效率,同时金属中心又具有优越的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质。这使得金属环糊精化合物在超分子体系以及分子传感中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以我们课题组合成的一系列新型的(多)联吡啶钌环糊精和联吡啶钌(多)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为基础,利用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检测方法与主-客体识别技术联用,构建一系列生物传感平台,实现对DNA、蛋白质和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与测定。利用主客体分子识别技术研究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生物传感技术,可望更大限度地提高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生物传感技术的灵敏度,为生命物质探究和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一些新的方法,这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第一章绪论在本章中,重点阐述了环糊精超分子化学中的金属环糊精的特性及应用。并详细研究了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主客体识别特性以及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介绍了电致化学发光原理、特点以及新型发光体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和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性作了概括。第二章多联毗啶钌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特性研究金属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尤其是具有多联吡啶钌金属中心的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由于具有多个发光基团中心,表现出高效的电致化学发光特性。因此我们研究了系列多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质,并重点考察了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tris(bpyRu)-β-CD)。tris(bpyRu)-β-CD不仅是一种高效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分子,其环糊精空腔能够结合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包络,因此我们详细研究了客体分子包括亚甲基蓝、对甲基红、熊去氧胆酸以及核酸对tris(bpyRu)-β-CD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的不同影响。第三章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修饰膜的电致化学发光特性及其对DNA特异性识别的研究本章中,基于第二章研究的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tris(bpyRu)-β-CD)优越的电致化学发光(ECL)特性和超分子结构,我们将该化合物通过电化学聚合到电极表面,形成一个固相ECL修饰膜以获得稳定可观的ECL响应信号。同时由于该tris(bpyRu)-β-CD修饰膜特有的环糊精基团所具有主客体识别的特性,我们设计了一个高灵敏度,基于猝灭分子标记的发卡DNA为探针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目标DNA,在与目标DNA杂交后,双链DNA上的猝灭剂被环糊精空腔给捕获,从而猝灭传感器的ECL响应信号。该新型电致化学发光DNA生物传感器在这个过程的检测值和目标DNA的浓度直接相关。我们构造的电致化学发光DNA生物传感器简单、高效且对目标DNA有很好的特异性识别。第四章基于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主客体识别的腺苷电致化学发光核酸适配体传感技术研究本章基于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tris(bpyRu)-β-CD)出色的电致化学发光(ECL)特性和与核酸主客体识别的作用,成功构建了一个电致化学发光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平台检测三磷酸腺苷(ATP)。该方法通过主客体识别技术而不需要额外标记实现ECL信号放大和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在此实验设计中,终端标记NH2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通过偶联反应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在与tris(bpyRu)-β-CD主客体识别后,tris(bpyRu)-β-CD/aptamer/GCE电极产生了一个很强的ECL信号,这是由于tris(bpyRu)-β-CD的ECL特性所致。然而,当ATP存在的情况下,ATP与aptamer优先结合,抑制了环糊精和aptamer的主客体识别,所以只有少量的tris(bpyRu)-β-CD被捕获到电极表面,导致ECL强度明显下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ECL响应信号的降低值与ATP浓度的对数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可达1.0×10-11mol/L(S/N=3)。该生物传感平台将ECL技术和主客体识别结合展现了高灵敏度与良好的选择性,无需额外的信号标记步骤,这项工作在检测生物分子和临床诊断中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第五章基于多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主客体识别构建电致化学发光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实现蛋白质特异性检测本章中我们构建了一个无需直接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来检测目标蛋白(凝血酶以及溶菌酶),该传感器是基于多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和单链DNA (ss-DNA)的主客体识别作用。该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利用了多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的ECL特性以及它们与ss-DNA独特的主客体识别,这项技术不需要采用发光体直接标记放大ECL信号。比较了不同的多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的ECL特性后,我们发现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tris(bpyRu)-β-CD)是构建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最合适的主体物质。首先,由核酸适配体和与其互补配对的DNA杂交形成双链(ds-)DNA,通过偶联反应将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的ECL强度很低,这是因为ds-DNA和tris(bpyRu)-β-CD主客体识别能力低。在加入相应的结合蛋白之后,因为核酸适配体-蛋白特异性结合力强于DNA双链的结合力,由此电极表面剩下了ss-DNA,从而捕获到了足够的tris(bpyRu)-β-CD,因此检测到ECL的信号明显增强。上述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对凝血酶的检测范围为1.0×10-101.0×10-14mol/L,同时检测限可达1.0×10-14mol/L。溶菌酶的检测浓度范围从5.0×10-10到5.0×10-14mol/L,检测限达到5.0×10-14mol/L。同样我们还检测了人类实际血样中的蛋白浓度,检测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个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能力。该检测器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良好,在蛋白检测和疾病诊断中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六章基于联吡啶钌多环糊精超分子体系和核酸适配体主客体识别的溶菌酶荧光传感体系的研究本章中,我们研究了一系列联吡啶钌多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的荧光特性以及其与不同客体分子结合后对其荧光行为的影响。联吡啶钌多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相比于联吡啶钌(Ru(bpy)32+)有着更高的荧光发射效率,这是因为环糊精基团对钌金属中心提供了保护作用,防止了体系外的物质对钌中心的荧光猝灭。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联吡啶钌多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和DNA的主客体识别作用,由于DNA被捕获到环糊精空腔更进一步加强了对金属中心的保护作用,使得联吡啶钌多环糊精主体的荧光强度增高。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灵敏检测蛋白的荧光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首先,联吡啶钌多环糊精超分子化合物结合了核酸适配体后,其荧光强度提高。然而,加入溶菌酶后会优先与核酸适配体结合,从而阻碍了核酸适配体与环糊精的主客体识别,最终导致荧光强度的降低。这个荧光信号的降低值可以用来检测溶菌酶的浓度,其检测限可以达到1×10-10m0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