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用中国典籍为素材改编而成的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文学作品《唐物语》为研究对象,在以往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文学要素”、“故事情节”、“文学形式”三个方面,从“翻案手法”这一视角出发,明确本作品在日本翻案文学中的地位。一直以来,中国关于《唐物语》的研究主要是从与出典的比较研究这一角度进行的;日本对《唐物语》的研究虽然视点较中国丰富,但数量却并不多。其中,关于本作品的定位的研究大都是关于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定位,鲜有从其在日本翻案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角度进行。另,从改编技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也不并多,且几乎都是从对原典的改编这一角度进行的。与之相对,本论文在研究《唐物语》对出典的改编的基础上,兼之从其对日本物语作品的继承,以及文学形式、文学意象等角度进行研究。这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本文中,序章就《唐物语》的介绍、先行研究和问题提出等进行了说明。从第一章到第三章,笔者分别从《唐物语》中的“和风文学要素”、“故事情节”以及“文学形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在第一章中,笔者在与原著进行比较的同时,对原著中没有的文学要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本作品成立的平安末期的文坛及歌坛的动向,以及经历了平安末期“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的《唐物语》的作者藤原成范的人生体验,探究了这些文学要素出现的原因和作用。在第二章中,笔者不仅论述了本作品对原著的改动,还探讨了其对日本物语和说话文学作品的继承,并明确了《唐物语》的情节变化中最特别之处在于对“情义”的重视。在第三章中,笔者对《唐物语》的文学形式的变化进行了论述。从《唐物语》中的“草子地的表现”来看,《唐物语》是虚构物语文学,但因每个故事中都会穿插和歌,由此可见《唐物语》具有和歌物语的特点。另外,笔者探讨了物语文学和说话文学的特征之间的差异,明确了《唐物语》中说话文学的特点。终章揭示了本文的结论。《唐物语》的作者从“文学要素”的翻案开始,一直到“故事情节”和“文学形式”的翻案,重新改编了中国的故事,使其成为以中国素材为底本的特殊的“和文作品”。另,整理《唐物语》之前的日本文学,可以找出模仿中国作品创作的《日本书纪》、《今昔物语集》、《日本灵异记》等作品,但那只是对中国作品的翻译,或是受中国作品影响的作品,并未见创作者有意识的“翻案痕迹”存在。像《唐物语》这样全部(不包括第九话和最终话)的故事均根据中国典籍改编而成的作品可谓独一无二。因此,《唐物语》可以说是日本现存最早的真正意义的翻案作品。随着时代的推移,江户时代明清小说大量传入日本,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日本的翻案文学盛行起来。由此可知,《唐物语》作为日本现存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翻案作品,在日本翻案文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唐物语》架起了日本翻译文学与翻案文学之间的桥梁,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翻案文学的先驱。由于中国对《唐物语》的研究极为不足,本研究可以对中国对《唐物语》的研究的不足之处稍作补充,加之《唐物语》虽然是一部伟大的翻案作品,但在翻案文学中却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本文虽有诸多不足之处,但仍姑且明确了《唐物语》在日本翻案文学中的定位。如果本文能为《唐物语》今后的研究献上绵薄之力,将是光荣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