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实现彩电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液晶面板生产项目。随着TFT-LCD面板项目的成熟且不断发展壮大,已经突破国内显示产业“缺芯少屏”的困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和起伏不定的液晶显示产业周期性波动导致的市场需求变化,各液晶面板生产厂家必须不断强化产品研发能力,对生产线持续进行升级改造,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对生产设备的改造和产品工艺的不断改善就成为S公司当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议题。伴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日臻成熟与完善,项目管理理论不断被应用到各行各业,而项目进度控制理论作为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本研究尝试将项目进度控制理论和方法应用至S公司的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中,以探讨进度控制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首先阐述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然后揭示项目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项目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说明项目进度控制与优化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S公司镭射修补机技改项目采用的甘特图进度控制法是有效的,能确保总工期不偏离计划。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计划编制阶段计划编制不合理;进度实施阶段进度无法平衡与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与承包商权责不清、验收技术标准设置不合理;以及偏差修正流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影响项目进度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参与到S公司镭射修补机技改项目的参与人员进行问卷调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项目进度因素,即计划编制、计划实施和偏差修正三阶段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评估。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影响因素对项目进度都存在正向影响,其中计划实施阶段对项目工期达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计划编制阶段,偏差纠正阶段影响最小。根据本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和实行相应的进度控制优化措施。首先,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整体进度规划,提前明确各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节点以及需要提供的协助内容。其次,严格把控项目进度实施阶段各个环节。本阶段的优化作为整个项目进度控制优化措施的重点环节,消除沟通壁垒,引进第三方监督机构,审查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对现场作业人员督促其保证安全,完善KPI绩效考核制度,优化技术基础标准验收流程,将技术标准量化。最后,在发现项目出现偏差时,及时变更修正。通过上述进度控制优化措施,该技改项目达到项目预设进度控制总体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工期35天,为公司节约超过38万的直接成本,直接给公司创造超过720万的经济效益。根据本研究的成果,建议在我国中小型工程项目领域、尤其是液晶面板等平板显示产业的生产线技改项目上推广此进度控制评价方法,通过确定进度控制实施影响因素权重的先后次序,有针对性地做好主次点优化策略,以求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控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