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苏童小说的文化心理进行了探讨。文章主体分为两个部分:
上篇把苏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典型心理过程作为作品解读的线索,深入剖析人物心理和创作心理,对作品中逃亡者、残疾人、失败者和弱者(包括女性人物)进行了具体的心理分析并归纳出典型类型;
下篇由作品中多次出现的畸零者对人生苦难和内心冲突的深刻体验进一步探讨其文化心理,分析苏童作品中体现出的先在的心理图式,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和超升心态。在分析的过程中,分别从个体本位和文化本位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苏童小说人物的个性心理内涵和文化心理内涵,力求揭示苏童小说中非常态生存图景所蕴含的人性深层意义。
文章认为,苏童在小说中表现了各种创伤体验和创伤性人格心理特征:焦虑、偏执、忧郁、孤独、幻想、异常行为、阴暗心理及其造成的心理失衡、精神失常、自闭症、抑郁症、替代效应、虚假认同、反向转化等;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的生命意识和救赎意识。病态心理和病态人格主要地是由病态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和个人境遇造成的,苏童关注并擅长于剖析这些异于常态的人与事,是因为这些人生图景契合了他内在的创伤性记忆;这些创伤体验深化和审美化的结果,就是深入到文化心理的层面,进行人生哲学的探讨,对人生苦难进行审美认知。苏童在塑造了一系列或执着于逃亡或执着于物的人物心态之后,其作品的悲剧式内心冲突深化为由执着到超脱的一个向生命本体掘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