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是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赫勒的《日常生活》是有关这一问题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专著。赫勒的日常生活哲学基于微观视角,将日常生活的哲学内涵界定为个体的再生产,并指出人的思维、知识、交往都受到了异化的影响,个体的再生产受到了阻碍。现代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个体要想进行再生产必须扬弃异化,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可以说,赫勒的日常生活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对我国日常生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赫勒日常生活哲学的理论背景进行了介绍。赫勒在继承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理论、异化劳动理论、需要理论和卢卡奇“物化”思想、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上,从微观视角出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常生活哲学理论。第二章对赫勒日常生活哲学的理论建构进行了论述。首先,阐述了赫勒日常生活哲学的方法论特色,基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以微观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二是进行哲学分析。赫勒借鉴了现象学和马克思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回到日常生活本身,对人们不得不面对的“自在的”对象化领域中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日常生活的哲学内涵即个体再生产,同时对影响个体再生产的因素进行了说明;再次,从日常思维的重复性、日常知识的实用性、日常交往的差异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日常生活的哲学批判语境;最后,基于日常生活的哲学批判语境,分析了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途径。第三章对赫勒日常生活哲学的理论进行了反思。一方面强调了赫勒日常生活哲学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指出了其存在的理论误区。赫勒日常生活哲学的特色在于具有微观研究方法的理论优势,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但由于个体的主观主义倾向和时代的局限性,人的“个性”还难以形成,这同样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