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第一产程不同阶段分娩疼痛分值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目的测定产妇第一产程不同阶段的分娩疼痛分值,分析疼痛值的分布规律,探讨影响分娩疼痛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产妇产程进展过程中的疼痛分值进行连续测定,并应用分娩疼痛相关因素综合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医院焦虑量表(Hospital Anxiety Scale,HA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随着产程的进展(即宫口扩张≤2 cm、2-3 cm、3-4 cm、4-6 cm、6-7 cm),产妇分娩疼痛分值逐渐增大,至宫口扩张6~7cm时达最高值,平均为(9.09±0.68)分;根据峰值分为高疼痛组(>9.0分)和低疼痛组(≤9.0分),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自我效能感(OR=0.710)、分娩疼痛启动时间(OR=0.563)、产次(OR=0.026)是分娩疼痛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分娩疼痛是非常剧烈的疼痛,宫口扩张6-7 cm时即达到最高分9.09分,产妇的自我效能感、分娩疼痛启动时间、产次是影响分娩疼痛分值的主要因素,值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分娩疼痛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产妇疼痛分值,提高分娩质量,优化分娩结局。第二部分 不同分娩镇痛措施效果的对比研究①第一产程不同时间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第一产程不同时间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3名经阴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程时段,分为潜伏期组(62例)和活跃期组(71例)。比较两组产妇在产程不同阶段的分娩疼痛分值、第二产程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满意度以及分娩结局指标。结果潜伏期组在潜伏期、宫口开大3-5cm及整个产程的平均疼痛分值分别为3.01、6.83、3.61,均低于活跃期组的相应疼痛分值(分别为7.11、6.83、5.23),其第一产程时间(402分钟)、器械助产率(14.5%)、产妇对分娩满意度(83.71分)均优于活跃期组(分别为513分钟,23.9%,61.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并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器械助产率,提升产妇分娩满意度,优化分娩质量。②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比研究目的测定、比较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确定最佳分娩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阴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措施不同分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在宫口扩张不同程度时的疼痛分值、第二产程运动阻滞评分、分娩满意度以及分娩结局指标。结果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在宫口扩张5-6 cm、6-8 cm、8-10 cm时的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在宫口扩张5-6 cm时的疼痛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产妇在宫口扩张6-8 cm、8-10 cm时的疼痛分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产妇分娩满意度得分(分别为65.23分、66.57分)均优于对照组(49.36分);经皮神经电刺激组与硬膜外组第一产程时间(分别为236 min、228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80 min);硬膜外组第二产程时间(65 min)、运动阻滞评分(1.07分)、器械助产率(33.3%),均大于经皮神经电刺激组(分别为38 min、0.11分、18%)和对照组(分别为45 min、0.09分、18.4%);而第三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产后2小时出血量,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具有运动阻滞程度轻、缩短第一产程、不延长第二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等优点,且为非药物性、无创伤性、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