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探讨七氟烷与γ-羟丁酸钠比较前言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需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该手术有以下特点:婴幼儿为主,不能配合手术甚至任何操作;手术所需时间较短;麻醉和手术共用同一气道;必须保留自主呼吸,又需一定程度的肌松。上述特点使得麻醉的作用凸显,因为全麻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操作和苏醒期的安全度过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所选用的麻醉剂应具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镇痛作用好、置镜条件满意及血液动力学稳定等优点。本文通过对以七氟烷和γ-羟丁酸钠为主的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资料与方法一、资料1、一般资料: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09月拟住院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77例,年龄7个月至5岁,性别不限,体重8.5Kg至16.5Kg。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排除本研究:(1)先天性心脏病;(2)肝肾功能异常;(3)肺大泡;(4)肺不张;(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其他先天性疾病。2、试验药品:七氟烷;γ-羟丁酸钠;氯胺酮;恩氟烷;β2微球蛋白试剂盒。3、试验仪器:全能麻醉机(Detax Ohmeda7000美国);多功能监护仪(DetaxOhmeda S/5美国);支气管镜。二、方法1、分组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患儿77例,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组(S组)和γ-羟丁酸钠组(γ组)。2、麻醉方法: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水4-6小时,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015-0.02 mg/kg,入室后患儿仰卧位,连接心电监护仪,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诱导入眠。另外,两组置镜前均以2%利多卡因粘膜表面麻醉,术毕均静注地塞米松3~5mg。(1)S组:患儿入手术室后,用面罩法吸入4%七氟烷-O24L/min,行快速诱导麻醉,保持自主呼吸,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当麻醉至呼吸循环平稳时导入支气管镜,置镜后视手术情况按七氟烷2.0%吸入维持麻醉深度,支气管镜侧孔吸氧,必要时行辅助呼吸,防止患儿缺氧。(2)γ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均经静脉缓推γ-羟丁酸钠80~100mg/kg,予面罩吸氧5~10min后,静脉推注氯胺酮2~3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2mg/kg追加或吸入2.5%恩氟烷维持麻醉深度。3、监测指标:观察入室时(T1)、置镜前(T2)、置镜后(T3)、退镜时(T4)及术后苏醒期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术中有无屏气、呛咳、置镜条件,苏醒时间,术后喉水肿、舌后坠、哭闹躁动、呕吐等情况,并检测术后2小时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采用放免比浊法,正常值为<0.36mg/L),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4、统计分析: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结果一、一般情况两组患儿均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性别比、年龄、体重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经t检验,两组手术时间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呼吸循环方面主要观察两组患儿入室时(T1)、置镜前(T2)、置镜后(T3)和退镜时(T4)的SpO2、HR、SBp、DBp、RR这五项参数的变化情况。1、SpO2的变化:两组患儿入手术室时有不同程度的缺氧,麻醉诱导起效后有所缓解,置入支气管镜后又略有下降,经t检验,两组各时点SpO2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HR的变化:两组患儿麻醉后HR都减慢,而且趋于稳定,经t检验,两组各时点HR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Bp的变化:两组患儿麻醉后Bp都有所下降,而且趋于稳定,经t检验,两组各时点Bp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RR的变化:七氟烷组患儿麻醉后RR都明显下降,置镜后又明显升高;γ组的RR虽也表现为该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经t检验,两组各时点RR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三、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1、术中呛咳、屏气:七氟烷组出现术中呛咳、屏气的患儿明显较γ组少,经x2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苏醒期屏气:七氟烷组出现苏醒期屏气的患儿明显较γ组少,经x2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舌后坠:七氟烷组出现术后舌后坠的患儿明显较γ组少,经x2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七氟烷组出现苏醒后哭闹或躁动的患儿明显较γ组多,经x2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定术后2小时排尿患儿的β2-MG值,共有20例,其中S组8例,γ组12例。S组中有1例尿β2-MG值0.41mg/L,高于正常值上限,与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其余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入眠、苏醒时间方面七氟烷组麻醉诱导至入眠时间和苏醒时间都较γ组短,经t检验,两组之间苏醒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诱导至入眠时间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入眠时间无明显差别,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喉水肿、喉痉挛、心动过缓等现象,但七氟烷组的清醒时间较γ组明显缩短,术中呛咳及屏气、苏醒期屏气及舌后坠等并发症也明显少于γ组,另外,诱导入眠时间、置退镜时屏气、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性等方面也优于γ组。然而,七氟烷组术后哭闹或躁动的患儿明显较γ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