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会对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之一。探讨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用水效率低、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加强农村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治理”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一门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治理理论主张吸收新的治理主体参与到行政过程当中,而政府在与社会各主体的互动中相互协作来实现治理目标。网络治理是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网络治理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末,主要指经济领域里的企业网络治理,随着政府治理环境的变革,企业网络治理理论逐渐地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之中。网络治理要求对治理体系进行制度上的重新设计和结构重组,强调多元主体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管理的过程,对于政府而言其角色由划桨变为了掌舵,对于非政府部门而言由排斥到主动参与。通过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并最终实现弹性治理和有效治理的目的。本文便是立志于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解决农村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期寻找到一种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管理农村水资源,最终达到使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描述,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多方原因,从水资源的本身属性、社会意识和激励措施三方面分析了农村水资源管理对网络治理的内在渴求。当然,治理理论作为一种非本土产生的行政理论模式,对其借鉴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在对网络治理在农村水资源管理的适用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借鉴网络治理的有利因素,提出了我国农村水资源管理采纳网络治理的可行性。文章在最后部分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水资源网络化治理的建议。具体来讲,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对网络治理的源起进行描述,同时,在对学术界对网络治理理论所下定义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网络治理的主要观点并对网络治理的内涵进行界定,最后分析网络治理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我国农村水资源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分析了水资源的管理现状,由管理现状来追究产生的原因,为找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第四章主要分析农村水资源网络治理的基础,一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水资源网络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理性地分析了网络治理中的有利因素,以便更好地吸收、利用现有资源来对农村水资源实行合作管理。第三部分:即第四章,提出构建我国农村水资源网络化治理的建议。立足我国的实际国情,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网络及分析了政府在其中的决策定位和其他多元主体激励性参与。最后分析了对构建的管理网络进行监督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