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从2016-2017学年开始改革,新改革的六年级课程在2019-2020学年开始实施。因此,在2019-2020学年,全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启动了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以帮助教师们实施新课程。然而,关于缅甸课程改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内容和组织的变化上,很少探讨教师专业培训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的作用。尽管社会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教师教育在教育改革的相关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教师专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投资不足的问题,其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审视。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与新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教师专业培训所面临的挑战。本研究采用了收敛混合方法研究设计(也称为“同时并行三角设计”),以探索:(1)教师对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和新课程实施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现行实践;(2)教师们所参与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和教学实践的变化;(3)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效果以及教师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对其教学实践的影响;(4)影响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因素以及新课程改革(以六年级为例)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本研究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收集方式。它们有问卷调查(样本=596:初步研究114和主要研究482),访谈(29名六年级教师和5名校长)和观察(5次课堂观察和1次月度教师持续专业发展会议观察)。数据是从缅甸仰光的4个区域20个镇的108所公立中学里收集得来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是通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出的。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趋同效度、区分效度和信度四个方面对问卷进行验证。最后,本研究据此建立了一个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理论框架:(1)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可从合作活动、实验活动和反思活动三个因素进行度量;(2)教学实践可从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和教学清晰度)、认知激活,反馈和评估,公平和多样性四个因素进行度量;(3)持续专业发展计划的特点可由一个因素进行度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解决定量研究问题,检验假设模型,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IBM&SPSS)23版和力矩结构分析统计软件包(AMOS)23版。定性研究采用目的性随机抽样,定性数据采用MAXQDA 2020软件进行专题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研究中参与者对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和新的六年级课程持积极态度,但对教学时间分配的课堂时间持消极态度;然而,他们认为这两项课程都带来了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是课程改革中教师们专业培训学习的主要机会。研究对象认为,以乡镇为单位培训的持续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较以学校为单位的持续教师专业培训发展计划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有可能缩小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方面的差距。(2)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的特点、教师专业培训发展活动和教学实践不受学校级别、地点的影响,但班级规模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影响。(3)根据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结果,43%的教学实践差异可以由教师参与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以及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活动的特点来解释。并且,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活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的特点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4)主题分析发现教师的信念、持续专业发展的先备知识、合作学习、支持、动机、足够的时间分配和专业学习机会是影响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对教师的足够支持;充足的资源和教学时间;人员充足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学生的学习意愿。研究揭示了在新制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的挑战。主要有:(1)与个人因素相关的课程实施挑战包括学生背景知识不足和智力差异、家长对新课程缺乏了解和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方面不够关心、教师对新制度课程缺乏掌握和不愿意改变教学方法;(2)环境方面的挑战包括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班级规模大;(3)课程本身的挑战有教学时间分配和评价体系的不足;(4)定向培训计划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持续时间不足和质量不高。此外,实施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面临的突出挑战是,难以根据课程时间表调整会议时间,活动时间分配不足以及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相关的培训不足。本研究的结构模型证实,(1)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所具有的特征和所组织的活动是两个预测因子,有助于预测教师的教学实践。(2)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所具有的特征对于教师参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持续专业发展项目的特点越好,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越多,其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实践也就越有效。本研究认为,(1)在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素质的提升。而且,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的专业培训学习活动,确实提高了教师之间的工作关系质量,提升了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因此,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国家,由于在职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有限,教师在工作中与同事一起学习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的务实方式。(2)本研究还指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如基础设施、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培训方案等,以及适应新课程目标的内容改革。(3)此外,本研究还阐明了为教师提供更多在职培训和专业学习机会的必要性,以及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和新课程实施的监测和评估框架的要求。因此,本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1)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用来理解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个框架解释了以下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的特征,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活动,教学实践。(2)本研究的概念框架和结构模式将为未来教师专业培训发展计划有效性的研究提供实践指导,进而提升专业发展研究的质量。(3)本研究将有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的开发人员和课程研发人员去更好地设计和实践教师专业学习机会,让国家教育制度发挥最大效益。(4)由于这项研究是缅甸第一个关于新的六年级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培训发展计划的研究,它将对那些参与和继续参与课程改革进程的实践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