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0年代我国第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开始,时至今日,军事题材这一类型剧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期间,我们不仅重温了战争年代的硝烟战火,也体味了和平时期当代军人的风骨魅力,而秦子雄、方英达、石光荣、李云龙、许三多等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更是随着剧情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诚然,作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载体,军事题材电视剧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但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军事题材电视剧又不得不面临市场化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的研究对象——军事题材电视剧也就具备了颇为深远的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为什么我国的军事题材电视剧能够长盛不衰?它会受到哪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该如何在新的时代及新的语境中推陈出新,以生产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问题有待我们深思并予以解答。为此,本文主要以文本、语境及受众为研究视角,从以下六个部分来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介绍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兴起,概述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以及笔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是文本分析,主要从类型学和叙事学两大脉络出发对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传播文本进行解读。通过对类型元素的提炼,笔者指出,军事题材电视剧通常具备一些共同的外部元素和内部元素,比如恢弘的战争场面、娴熟的摄像技巧,以及对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的宣扬等等。其次,根据叙事学理论,我们可以从众多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概括出家国同构模式、二元对立模式、将相和模式、英雄美人模式等几种惯用的叙事模式。同时,通过营造画面、设计声音等影像叙事技巧的运用,军事题材电视剧为我们呈现出了颇具视听冲击力的战争奇观。
第三部分是语境分析。一方面,作为“主旋律”的承载者,军事题材电视剧发挥着与主流意识形态遥相呼应的导向功能;另一方面,受消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军事题材电视剧开始呈现出商业化的功利色彩,由此,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渐渐被消解。与此同时,流行文化的大行其道也为当今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带来了或多或少的爱情元素,偶像元素,以及喜剧元素。
第四部分是受众分析,研究军事题材电视剧是以何种方式为受众所“消费使用”。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作为一种心理原型的“英雄崇拜”一直都深深地潜藏于每个民族心理结构的深处,而军事题材电视剧之所以深受欢迎,很大部分原因即在于它唤起了受众尘封已久但仍难以割舍的英雄情怀。再者,笔者结合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军事题材电视剧同时还满足了受众的认同心理、怀旧心理、娱乐心理和好奇心理。
第五部分旨在对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新之道进行分析与总结。在叙事方式上,军事题材电视剧已经从一种单纯的“主旋律”式叙事嬗变为一种时尚与流行特征并存的“大众化”叙事;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昔日的“英雄神话”已然被打破,“人性化”、“平民化”的英雄开始充斥荧屏。此外,本节还结合《亮剑》和《士兵突击》两个具体案例,对军事题材电视剧近年来的“英雄模式”予以解读,具体揭示从高大全英雄模式到个性英雄模式的变迁,以及从英雄模式到反英雄模式的变迁。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笔者再次强调了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之处,肯定了跟随时代步伐而不断创新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当前军事题材电视剧正面临发展的瓶颈,期待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