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活动之一,听在英语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17年修订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倡在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应着力于基于学科能力要素设计丰富多样且有梯度的学习任务活动。然而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高中英语听力课堂的观察,研究者发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简化、形式单调、教学主要针对应试、缺乏教学设计,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本研究参照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及表现指标框架的内容要求,在教学中开展实验研究,试图探索听力教学设计新思路,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听力教学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参考,希望听力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克拉申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器假说,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结合听力教学现状,将基于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及表现指标框架的教学设计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课堂。实验前,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前测,确定海口市某公立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班45人,对照班47人。实验过程中,实验班的听力教学基于英语学科能力要素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并通过课堂观察,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对照班则采取以往的听力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实验后阶段,对两个班进行统一后测和问卷调查,并对实验班进行学生访谈。最后,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英语学科能力要素设计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对改善学生的听力学习情感态度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克服听力学习困难,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本研究构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思路为:(1)加强听力语篇研读,设定合理教学目标;(2)针对学科能力要素设计活动,解决问题;(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迁移创新。本研究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