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光调制器的非线性集群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传输能力、处理能力,都在呈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电通信在高频通信下存在寄生效应和带宽受限的问题,相较而言,光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巨大带宽等优势,已成为代替金属互连的理想解决方案。而硅光调制器因其高带宽、高消光比、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成为应用前景最广泛的光通信核心器件之一。由于硅光调制器本身的非线性特征,以及通信系统中无法避免的时间延迟、噪声等因素的干扰,对于由硅光调制器构成的光电延迟反馈控制回路,以及这一系统产生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也成为了热门。本文以带时间延迟的硅基马赫-曾德调制器反馈回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周期态、混沌等多种现象。借助虚拟的空间尺度,首次发现了硅基光调制器产生的奇异态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实验中的系统进行了建模和分析,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仿真结果。这将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硅光调制器的诸多非线性特征,以及导致奇异态等集群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本文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包括关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解的形式及其稳定性、分岔现象和混沌理论等,以及采用硅基马赫-曾德调制器研究非线性集群行为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电路系统产生的非线性信号往往存在带宽低、传输衰减大的问题,难以实现高速率、长距离通信,所以趋向更高带宽的光学系统、光电混合系统来研究其非线性行为,以应用于构建高速、低传输损耗的光通信系统,因而本文提出基于硅基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光电反馈延迟系统,并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对其非线性集群行为进行研究。第二章介绍了典型光电延迟反馈系统。并对基于LiNb03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光电延迟反馈系统和基于法布里-玻罗干涉仪的光电延迟反馈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第三章是关于实验系统搭建和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详细描述了基于硅基调制器的光电延迟反馈系统的实验装置,以及通过调节激光波长和放大器倍数参数来改变输出系统回路中电信号的波形,观察到了倍周期态、奇异态和混沌态的波形信号。第四章对实验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系统的非线性性和系统方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信号输出的影响。仿真得到的周期态、奇异态混沌态与实验得到的结果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基于LiNb03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光电延迟反馈系统输出相对比,分析硅基光调制器的诸多非线性特征,以及导致奇异态等集群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第五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了全文的工作,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工作展开介绍。
其他文献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肝脏内外原因导致胆汁生成或排泄障碍引发胆汁在肝脏中堆积,造成肝脏损害的一类疾病,临床上认为ALP超过正常上限1.5倍,且GGT超过正常上限3倍,可诊断胆汁淤
随着各种各样的新兴数据业务的出现,越来越多种调制格式和线路速率的光信号在网络中传输,对光网络的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复杂的光网络中,可用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面临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以紫外光为载波,自由空间为信道的通信方式。紫外光通信通常利用“日盲区”紫外光,相比于其他无线通信方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非视距通信等特点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是指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控制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自主进行信息、交互的一种通信方式,同时也
随着纳米光学的不断发展,表面等离子激元(SPPs)的出现为人类更好的操控光提供了新方法。表面等离激元现已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进展。它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信息载
计算机辅助分割技术在医学研究的作用日益凸显,肝脏图像分割作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研究、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肝脏医学研究,病理分析,术前规划及分析评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内置无线网卡的移动便携设备(比如,平板,手机,笔记本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为了满足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被窃听,这给通信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收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无线网络的联合协作干扰提升无线通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作为一种新体制雷达,能够运用空间分集和波形分集技术获得更大的系统自由度,从而有效提高目标探测能力和参数估计性
随着用户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内容分发成为了互联网用户最主要的需求,而信息中心网络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大量内容分发的需求。近年来,在无线局域网和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