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朴学派、桐城派与文选派三大文学流派论争不断,涌现出一批文章学的经典著作,《文心雕龙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是文选派代表人物黄侃的一部文论名著。黄侃师承章太炎与刘师培,以小学和经学为基,精研《文心雕龙》,自成一家,享有不朽盛誉。《札记》是黄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教北京大学时的讲义,依刘勰《文心雕龙》部分篇目写成,共三十一篇,集考证、校注、简评于一身,既是一部总结传统学术研究的集大成者,亦是一部具有现代学术意识的开山之作。黄侃将自身所长发挥其中,成此一部文章学理论经典。对文章学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文章学的许多学术成果都凝结在这薄薄的讲义之中。本文选取《通变》《声律》《练字》三篇札记作为研究其文章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忠实原著的理论研究法,参照历代相关文论的比较研究法,重视篇章联系的整体研究法,系统的阐发黄氏的文章学观。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首先介绍了黄侃的基本情况和学术著作。其次,简述了《札记》的版本流传,,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从文章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综述。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特色。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讨黄侃《札记》之通变、声律和练字的主要观点。一、黄侃强调通变之道乃变今合古。学做文章必然要反之于古,才可以学有根基,不为循俗之文,也才能有新见;作文应从模仿入手,继之博览以广大学识,精阅以深入学问,最终方可达到“脱化”。二、黄侃认为声律和谐是古今作文共所追求。黄侃认为音节应以谐适为宜,文虽贵声音,但切忌琐屑。否则就伤害了文章的内在美;不拘不弃合乎中道、“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才是文章真正的声律之美。三、黄侃认为练字之术为作文的基础。《练字》篇详细分析了用字不定、字义纷纶等诸多状况,并精当论证了各自产生的相关原因;再示人以练字之法,须略通小学,借鉴和吸收古人和今人的作品,这样,无论是厘正文体还是传译外籍,都可保持文辞的通畅雅致。结语说明《札记》本身不但是一部关于文章学的精要著作,也是一部实践文章学理论的典范,黄侃也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完美合璧的文学巨匠。此外,还指出了《札记》其他的文章学观点,比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文”的演进历程。最后,指出了黄侃囿于派别和师承,某些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针对性,比如把桐城派认为的“阴阳刚柔”理论看作是老生常谈,便不免有所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