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方法:总结分析益髓膏方联合促红素对MDS各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开展MDS分层治疗提供依据。于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观察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病房就诊的30例MDS患者,探讨益髓膏方联合促红素对MD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在稳定外周血象、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无作用,并探索性分析了一些对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分析:(1)临床总疗效分析:按照2000年底修订(IWG的)MDS治疗反应标准为治疗判断准则,3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血液学进步6例;稳定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并根据患者危险等级分为4部分,资料经卡方检验,比较MDS低、中、高危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P<0.005。说明MDS不同危险系数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根据有效率比较,提示该治疗方案对于IPSS危险分级低于中危11分值的MDS患者均有一定效果,对于高危组基本无效。(2)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分析:①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比较治疗前后总积分变化,均值比较所示,治疗后较前有所下降,但经非参数wilcoxon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②临床各症状积分比较:数据经非参数wilcoxon检验后,神疲乏力症状积分比较P值<0.05,表明治疗后神疲乏力得到明显缓解;出血症状P值>0.05,表明治疗前后出血症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瘀血症状P值>0.05,表明瘀血症状治疗前后无变化。综上所述,治疗后整体症状较前稍有减轻,其中神疲乏力有明显改善,出血症状和瘀血症状治疗变化不理想。(3)外周血变化分析:①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值治疗后似有提高,但是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该治疗方案在提高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方面无明显效果,但也可能是样本数较小未完全反映治疗的真正结果,这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继续观察;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化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该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的含量;治疗后血红蛋白均值稍有提高,并且均值标准差有所变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血红蛋白无明显提高,但是结合治疗前后红细胞数有明显提高,也不排除样本数较小对计算造成的偏差,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继续观察;③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该治疗方案对于提升血小板数值无明显作用。(4)骨髓象变化分析:由于骨髓细胞学治疗前后对比的例数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需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开展观察研究。(5)免疫学变化分析:因患者个人意愿,仅有7人治疗前后复查,数量少于10例,不适合运用统计学分析,而且以上资料仅有CD34+、CD34分子的表达与否,无CD34+、CD34的计数数据,无法观察CD34+、CD34的变化趋势,所以无法判定该治疗方案对免疫分型有无影响,需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开展观察研究。(6)疗效相关因素分析:①病型与RBC和HGB变化的关系:由于本组病例样本总数偏小,病型分布数据较散而且数量差别较大,这些因素难免对统计学分析造成偏差和干扰,因此本组病例尚无法准确反映病型与RBC和HGB之间的疗效关系。有待样本总数继续扩大、病型分布数据趋向均匀之后,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统计学数据再进行分析。②危险分级与RBC和HGB变化的关系:重复测量的数据结果充分说明对于不同危险级别病人的RBC和HGB,促红素联合益髓膏方治疗效果有所差异。针对低危0分的病人治疗效果最好,对高危的患者效果不满意。结论:①促红素联合益髓膏方能改善MDS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以神疲乏力最为显著,但出血和瘀血症状基本无变化。②促红素联合益髓膏方对于危险分级为低危0分的患者在提升RBC和HGB方面,治疗效果最佳;③促红素联合益髓膏方对于提升血小板数值无明显作用。④由于本研究观察数据的不完整性,促红素联合益髓膏方对MDS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影响、骨髓象变化以及细胞免疫分型的影响尚难以得到确切的结论,需要远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