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磁粉芯(Magnetic Powder Cores,MPCs),是一种由磁性粉末经绝缘包覆后压制而成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电阻率高、高宽恒导磁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电气和电子系统中,如变压器、DC转换器、开关电源、扼流圈等。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频化趋势的增长,作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对磁粉芯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包括良好的频率稳定性、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低损耗和出色的直流偏置性能等。其中,Fe基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粉芯(Magnetic Powder Cores,MPCs),是一种由磁性粉末经绝缘包覆后压制而成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电阻率高、高宽恒导磁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电气和电子系统中,如变压器、DC转换器、开关电源、扼流圈等。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频化趋势的增长,作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对磁粉芯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包括良好的频率稳定性、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低损耗和出色的直流偏置性能等。其中,Fe基纳米晶磁粉芯因其良好的高频性能而成为制备高频电感的重要元件,但热稳定性差以及磁导率相对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纳米晶磁粉芯以满足更高频率范围的应用,成为磁粉芯应用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在Finemet合金的成分基础上,通过微合金化,调整元素比例,得到软磁性能优良的Fe76.8Si10.5B9Cu0.7Nb3合金,并以此合金成分制备纳米晶磁粉芯。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分别采用机械合金化法以及带材破碎法两种制粉方法来制备Fe76.8Si10.5B9Cu0.7Nb3非晶粉末原料,随后在相同的工艺下制备纳米晶磁粉芯;其次,为降低非磁性包覆材料对磁粉芯磁性能的稀释作用,以带材破碎法制备的Fe76.8Si10.5B9Cu0.7Nb3非晶粉末为原料,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在其表面包覆Ni Cu Zn铁氧体绝缘层,制备了Ni Cu Zn铁氧体/FeSiBCuNb纳米晶磁粉芯;最后,将经氧化处理的FeSiAl粉末和带材破碎法制备的Fe76.8Si10.5B9Cu0.7Nb3非晶粉末以不同质量比例混合制备FeSiAl/FeSiBCuNb纳米晶复合磁粉芯。探讨了制粉工艺、绝缘包覆、成型压力、退火工艺以及粉末复合等对磁粉芯有效磁导率、损耗、品质因数以及直流偏置性能等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和带材破碎法均能成功制备Fe76.8Si10.5B9Cu0.7Nb3非晶粉末。对于两种不同制粉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FeSiBCuNb纳米晶磁粉芯,两者性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机械合金化粉末所制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为22,损耗为245.7 W/kg(Bm=0.1 T,f=100 k Hz),品质因数最大为45,在100 Oe时直流偏置性能为80%。与机械合金化粉末所制磁粉芯相比,带材破碎粉末所制磁粉芯展现的综合性能较好,包括:较高的有效磁导率43,较低的损耗98.2 W/kg(Bm=0.1 T,f=100 k Hz),品质因数最大为58,在100 Oe时直流偏置性能为49%。(2)对于Ni Cu Zn铁氧体/FeSiBCuNb纳米晶磁粉芯,随着成型压力从1000 MPa增大到1800 MPa,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损耗先减小后增大,品质因数先增大后减小,直流偏置性能逐渐下降。当成型压力为1600 MPa时,综合性能最好:有效磁导率为60,在f=100k Hz、Bm=0.1 T时损耗为85.1 W/kg,品质因数为35,直流偏置性能性能为44%。随着退火温度从500℃上升到700℃:有效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在550℃时最大值达81;损耗先减小后增大,当温度为550℃时,损耗最低,为78.2 W/kg(Bm=0.1 T,f=100 k Hz);品质因数逐渐增大,且峰值对应频率也增大;直流偏置性能先减小后增大,当温度达700℃时,直流偏置性能性能高达87%,表现出良好的抗直流干扰能力。(3)对于FeSiAl/FeSiBCuNb纳米晶复合磁粉芯,由于FeSiAl粉末填充在非晶粉末之间,其致密度显著提高且涡流损耗明显降低。随着FeSiAl粉末添加量从0 wt.%增加到40 wt.%,磁粉芯的密度由5.085 g/cm3增加到5.415 g/cm3,复合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损耗先减小后增大,品质因数先增大后减小,直流偏置性能变化不大。当FeSiAl粉末质量分数为20 wt.%时,所制备的复合磁粉芯展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有效磁导率为98,较未添加FeSiAl粉末的磁粉芯提升了20%;磁粉芯的损耗为65.1 W/kg(Bm=0.1 T,f=100 k Hz);品质因数为45;直流偏置性能为53%。(4)对FeSiAl-20%/FeSiBCuNb纳米晶磁粉芯而言,随着保温时间从0.5 h增加到2 h,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损耗和品质因数均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磁粉芯的退火保温时间为1.5 h时,其综合性能较为良好:有效磁导率高达116,但其频率稳定性有所下降;磁损耗为55.6 w/kg(Bm=0.1 T,f=100 k Hz),品质因数为63。保温时间的变化对复合磁粉芯的直流偏置性能影响不大,当外加直流场为100 Oe时,所有样品的直流偏置性能都大于50%。
其他文献
钙钛矿材料因优异的吸光能力和高的载流子迁移速率,能带连续可调等优异的光电性能,非常有希望制备出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首次诞生于2009年,经过12年的发展,效率飞速攀升,认证效率从最初的3.8%提升至当前的25.5%。因有机成分存在于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中,所以易受到水分、氧气、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分解,稳定性差,这也极大地阻碍了商业化应用。随后人们用稳定的无机元素Cs替换原有的有机成分
滑动螺旋副作为常见的直线运动机构,其结构简单,传动比稳定,保证高精度位移的同时能输出较大外力,还可实现自锁功能,因此广泛用于直线重载传动领域。而传统金属材料滑动螺旋副存在摩擦系数较高,机械效率低,振动大,易磨损等问题,制约了螺旋传动的发展与应用,其滑动螺旋副直线传动装置的相关测试技术也比较落后,测试项目也比较单一。随着直线传动装置趋向高速化高效化,对其运动精度、传动效率、结构稳定性、使用寿命等性能
经过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很多生物体已经进化出了独特的微观结构,这些微观结构赋予自身优越的性能,以帮助自己在自然界中会更好地生存。贝壳珍珠层是由95%的碳酸钙和5%的有机蛋白质按照“砖-泥”结构堆积而成的,精巧的微观结构使得自身具有极高的韧性。因此,学者们在掌握了这种结构的增韧机制之后,纷纷利用各种方法和不同材料制备仿生贝壳珍珠层材料。本文通过采用“冷冻-矿化”的方法制备制备出无论是结构还是材料都与天
环氧树脂是传统的刚性聚合物材料,常用于水性聚氨酯改性,以改善聚氨酯的硬度低,耐碱差等缺点。但环氧改性乳液容易存在热贮不稳定或改性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课题组以聚碳酸亚丙酯型多元醇(PP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环氧分别在预聚过程、扩链过程加入以及开环后对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性能影响,发现虽然环氧改性可以提高聚氨酯胶膜的性能,但环氧基团的引入通常会影响
低温高湿环境下积冰与覆冰的发生和堆积,会给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和运输系统造成高能耗或重大危害,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被动防冰和主动除冰两个方面来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抗结冰能力,其中被动防冰方面采用直接模板法在样品表面制备微结构,它可以减少水滴与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降低冰的黏附强度,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冰性能,还引入了可触发多尺度宏观裂纹的多孔结构使冰黏附力进一步大幅
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是利用调Q或锁模技术将连续激光输出转变为脉冲激光输出的脉冲光纤激光器。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由于不需要外加调制器以及电源模块,使得整个激光器系统集成度高、体积小。因此,对于被动调Q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饱和吸收体是被动调Q和锁模光纤激光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获得脉冲激光输出的核心。性能优异的可饱和吸收体有“通强光阻弱光”的效果,这个“强光和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各类水体油污染事件频发,作为水体环境最主要的污染源,水油污染不仅会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用水安全。大豆油因其产量丰富、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被视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基材料,如何拓宽大豆油的应用范围一直被学者们关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大豆油多元醇为原料,通过一种简单、温和的方法制备可光固化的大豆油基低聚
由于石墨负极的比容量小(372 m A h g-1)无法满足现今的使用需求,锗基、磷基负极材料因其大的储锂容量、工作平台适中等优势,受到研究者关注。但是,这些合金型负极在Li+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会遇到巨大的体积改变,造成快速的容量衰减。基于此,本文通过机械球磨法,用锗(Ge)、磷(P)、铜(Cu)、硅(Si)制备了具有闪锌矿Zn S结构的阳离子无序锗磷基复合材料,提高了锗、磷基负极材料的电子传导、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消耗加剧也伴随着日益增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发出高性能以及环保的储能器件成为当今能源科技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快速充放电,优异的循环以及倍率性能,超高的功率密度,环境友好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储能器件之一。但是,低的能量密度极大限制了其发展,成为超级电容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用两种不同储能机制的电极作为正负极,以电池型电极作为正极,
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是由金属纤维和孔隙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是一种优质高效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为了获得一种原材料易得且易加工、制备工艺相对容易、机械强度和吸能特性较好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本课题提出一种新型铝合金纤维多孔体及其填充复合结构,分析了铝合金纤维多孔体结构特点,采用静动态力学实验对铝合金纤维多孔体及其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铝合金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