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创业板自2009年成立到现在已7年有余。截至到2016年底,总计共有587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超3000亿元,创业板企业总市值已接近60000亿元。创业板的设立在推动一批高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为投资者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成果提供关键渠道的同时,也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及经济转型升级等国政方针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板市场的健康运行已然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向好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不同,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自开市以来就伴随着独有的“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和高超募金额。与“三高”现象并存的还有一个困惑理论及实务界已久的现象——“高IPO抑价率”。IPO抑价现象在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尤为严重,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及一系列改革的深入,IPO抑价率虽有放缓的趋势,但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曾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但鉴于研究时间段的不同、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及制度背景的差异等原因,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在我国IPO审核加速、注册制呼之欲出及证券法进一步修改等背景下,进一步探究IPO抑价问题有利于明确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保障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在创业板企业IPO及上市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方有承销商、投资者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国内外诸多研究也表明,以上各方是影响创业板企业IPO抑价率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以上述各方为切入点,选取了2009-2016年的创业板市场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Stata 13.1软件详细分析了承销商声誉、投资者情绪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持股行为对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承销商声誉能显著降低IPO抑价率;第二,投资者情绪能显著影响IPO抑价率,其中: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新股网上发行中签率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第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介入能显著提高IPO抑价率,且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持股时间越长,IPO抑价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