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小型模拟粮堆、粮囤与目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高大平房仓相似的大型试验仓三种不同规模粮堆中害虫发生时粮温变化情况,利用不同初始虫口密度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成虫感染小麦、玉米、稻谷后,观察粮温变化情况,了解玉米象发生时对不同种类粮食、不同规模粮堆以及粮堆内部不同检测点之间的温度影响,探究粮温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如下:在小型模拟粮堆中,不同初始虫口密度玉米象成虫感染相同水分含量的小麦后,在处理时间相同时,粮堆温度变化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同初始虫口密度玉米象成虫感染不同水分含量小麦后,在处理时间相同时,粮堆温度变化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同初始虫口密度玉米象成虫感染相同水分含量的小麦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粮堆温度显著升高。在小型模拟粮堆中,由于粮堆体积较小,粮堆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害虫发生时产生的热量不易于聚集。在粮囤中,在安全水分储藏条件下,当储藏小麦、玉米、稻谷粮堆中心玉米象初始感染虫口密度为10头/kg时,粮囤中粮温逐步升高,玉米象发生部位粮温升高最快,距离害虫发生部位越近粮温升高越显著。储藏不同种类粮食的粮囤试验前22 d,整体粮温均略有上升,粮温变化幅度不明显;22 d后,害虫发生部位的储粮温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储藏小麦粮囤内害虫发生部位温度第23 d至第41 d显著升高,由21.70℃上升至27.90℃,共上升6.2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21.818e0.0135x(R2=0.9738)。储藏玉米粮囤内害虫发生部位温度在试验开始第29 d至第32 d温度显著升高,由27.50℃上升至29.6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72x+26.75(R2=0.9931);在试验开始第32d至第42 d温度缓慢升高,由29.60℃上升至30.9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处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0145x2-0.0298x+29.523(R2=0.9838)。储藏稻谷粮囤内害虫发生部位在试验开始第22 d至第59d温度显著升高,由23.50℃上升至30.2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处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0009x2+0.2062x+23.626(R2=0.9956)。周围其他部位粮温上升幅度较小;当害虫发生部位粮温达到30.00℃时,粮温上升速率开始变缓;上层粮温与四周仓壁处粮温受到环境影响较大。在240 t的大型试验仓中,当储藏小麦中心玉米象初始感染虫口密度为10头/kg时,整个试验期间,试验前18 d,粮堆整体温度上升不明显;18 d后,害虫发生部位粮温显著升高,害虫发生部位横向温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害虫发生部位纵向温度变化呈阶梯状,距离害虫发生部位越近,粮温上升幅度越大。害虫发生部位温度在试验第18d到第35 d的温度显著升高,由19.00℃上升至25.50℃,共上升6.5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0039x2+0.2484x+18.871(R2=0.9607)。纵向距离害虫发生部位0.55 m处(粮面处)在试验进行第18 d至第39 d,温度由22.30℃上升至20.9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0106x2+0.1365x+22.771(R2=0.924)。距离害虫发生部位上方0.07 m处(距离粮面1.03 m)温度在第18 d到第39 d期间温度由22.00℃上升至26.5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0043x2+0.3098x+21.313(R2=0.9916)。纵向距离害虫发生部位下方0.07 m处(距离粮面1.97 m处)在试验进行第18 d至第39 d,温度由15.80℃上升至21.9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2721x2+14.412(R2=0.8091)。纵向距离害虫发生部位下方0.55 m处(距离粮面2.45 m处)在试验进行第18 d至第39 d,温度由12.70℃上升至15.60℃,拟合得到害虫发生部位温度与时间回归方程:y=0.0103x2-0.0915x+12.927(R2=0.9778)。实仓储藏过程中,害虫发生时引起粮温升高,当虫害得到控制时(磷化氢熏蒸后),粮温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