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国民经济经历了快速而平稳的增长,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也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约束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必须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在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指导下,政府和企业一直在有计划的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动力由简单的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因此,基于低碳视角,研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经济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逐步改变经济增长动力的贡献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低碳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择7个代表性省份进行现状性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产业结构调整为解释变量,基于低碳视角,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GDP碳强度)作为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004-2015年26个省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产业结构高级化(非农产业产值占比)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泰勒指数)衡量产业结构调整,GDP碳强度所采用的二氧化碳数据基于对我国26个省份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的测算,首先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面板数据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根据协变分析检验结果运用变系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越大,产业结构越合理,则经济增长方式趋于“低碳化”,但对于我国不同的省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低碳化产生影响的途径却有所差异。根据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各级政府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产业高级化方面,注重在各个产业加大先进技术的渗透和应用;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注重提高产业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耦合程度,根据自身的劳动力结构与劳动力资源现状,合理引导就业;最终树立并贯彻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