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秋小说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清末民初“海内第一流社会小说大家”李涵秋(1874—1923)及其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力求比较全面的解读其人其文。 全文由七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概述海内外对“鸳鸯蝴蝶派”以及李涵秋研究的现状,说明研究李涵秋及其小说的意义,简介本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扬州的地域文化为背景,介绍李涵秋的生平、交游情况,揭示李涵秋女性化、才子气的性格特征及其生成的地域文化、家庭环境原因。第二章将李涵秋与其几乎同时的三位颇具盛名的小说家进行比较,突出李涵秋早年诗歌创作的家庭、社会特点,结合他的阅读兴趣和生活经历,借以阐明李涵秋小说创作发生的与众不同之处;简单梳理清末民初小说观、小说创作实况的演变轨迹,以此为依托,烛照李涵秋小说创作的嬗变特色。第三章论述李涵秋小说对中下层家庭生活的展示。涵秋小说主要描写绅商和读书人的核心或直系家庭,家庭生活描写中侧重死亡、婚姻缔结方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体现了李涵秋“善”、“勤”、“和”与因果报应的家庭观,“保守旧道德”成为涵秋小说摹写家庭生活的主要着眼点。第四章从革命与共和、不同人群在变荡社会中的生活选择、民俗文化等相关侧面,探讨李涵秋小说对中下层社会生活的反映,“拥护新政制”、“正人心,移风俗”成为涵秋小说描述社会生活的基本出发点。第五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三个方面,深入细致的论析李涵秋小说的叙事特色,凸显涵秋小说域外与本土、文人与民间相互交织的艺术特质。结语部分强调李涵秋固守本色、孤介绝俗的为人和改良社会的为文,指出其小说采用传统形式对于描述新生活与表达新思想的局限性所在以及偶尔出现的瑕疵。
其他文献
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是一处集平地造林、在地文化、栖地营造、资源利用与环境教育为一体的学习园区。在其不断的发展下,现成为大武山低海拔自然森林园区,作为生态栖地修复、
超细纤维合成革具有高仿真真皮结构,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传统的贴面方式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和工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本文主要探究了无溶剂技术在贴面中的应用,从原材料的
各位会员同志们,大家好:2010年11月29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二届会员沙龙活动在深圳顺利召开,我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向参会的会员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广大会员单位和个人
本试验以丽格海棠(Begonia×Elatior)叶片、叶柄及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培养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形成,继而进行增殖培养,最后诱导生根、炼苗移栽,以便建立快速高效的丽格海棠组织培养
丙戊酸钠为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因分子结构中没有能够产生紫外光谱吸收的结构,用一般的HPLC法难于直接测定,文献报道多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荧光偏振免疫法等。目前
分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现状,指出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研究等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旨在为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出路在哪里?为什么多轮改革后,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基本体制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改革思路。解决地方政府的基本体制问题的思路和目标是
国际法律委员会1978 年以来三任报告人的工作表明了国际环境损害责任问题的发展主线,从中可以看出从国家责任向私法责任转变的总趋势。国家责任在理论上的局限与实践中的缺陷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发展素质的重要时期。探索小学时期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够为具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研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