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疾病,据一项调查显示,至2010年,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2亿。目前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患者须药物降压。而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仍主要根据医师的临床经验。临床实践证明,降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明显差别。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抗高血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有关降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患者临床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应用相关基因多态性探讨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对高血压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单个基因的多态性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截至目前,并没有根据基因分型进行前瞻性给药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研究。本研究通过Tap-man探针法对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的五大类降压药疗效相关基因[血管紧张素基因(ACE基因-rs4646994),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AGTR1基因-rs5182),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3基因-rs1799983),上皮细胞钠通道编码基因(SCNN1G基因-rs5723、rs5729),β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B1基因-rs1801252、rs1801253),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D6基因(CYPD2D6基因-rs1065852、rs4986774、rs5030655、rs28371725),L-型钙离子通道的α1C亚单位基因(CACNA1C基因-rs5065),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9基因(STK39基因-rs1137617),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9基因(CYP2C9基因-rs1057910)]相关位点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临床降压效果,及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常规降压药选择方案及基因导向选择降压药的临床疗效,探讨基因导向选择降压药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河南南阳地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抗高血压治疗的经济效益;对比观察根据经验选择降压药与基因导向选择降压药降压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日平均降压费用,探讨基因导向选择降压药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通过Tap-man探针法对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的五大类降压药疗效相关的13个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上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因依从性性及不良反应原因去除6人,分为A组56人(经验选药组)、B组73人(基因导向选药组),分别记录入组患者0周,2周、4周、8周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监测患者入组0周及8周时生化指标。应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不同。结果:1.南阳地区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疗效较好,2.美托洛尔降压效果一般且发生心动过缓风险过高,3.女性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后咳嗽风险明显高于男性,且效果较男性差(P<0.05),4.肥胖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氨氯地平效果较好(P<0.05),5.A、B两组患者最终血压均达标,但B组患者血压较快达标,且波动较小,6.A组患者不良反应较高,且抗高血压平均费用明显高于B组。结论:南阳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可广泛应用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对美托洛尔效果可能较差,不建议广泛应用;女性患者不建议应用ACEI类药物;肥胖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效果可能较好;基因导向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因导向选择高血压降压药方案不仅可以使及时使血压达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明显降低患者相关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