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研究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行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生存率、肢体功能和假体生存情况。方法:随访2007年至2017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肿瘤医院确诊并进行新辅助化疗和肿瘤假体置换手术的48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两组:股骨远端组和胫骨近端组,其中股骨远端组30例,胫骨近端组18例。随访平均时间32.5个月(6-10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生存情况,术后肢体功能和人工假体情况。利用MSTS评分系统和患者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屈曲范围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和2年假体生存率,并分析术后假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利用Kaplan-Meier方法分别对股骨远端组和胫骨近端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制作生存曲线,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66.7%(P=0.737),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对获得完整随访的29例存活患者进行MSTS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股骨远端组为25.3±2.4,胫骨近端组为23.3±3.4(P=0.091),表明股骨远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好于胫骨近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股骨远端组93.5°±6.3°,胫骨近端组87.9°±10.8°(P=0.088),表明股骨远端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范围好于胫骨近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利用Kaplan-Meier方法对股骨远端组和胫骨近端组患者的术后假体生存时间制作生存曲线,两组患者的2年假体生存率分别为70.0%和58.3%(P=0.620),两组患者术后2年假体生存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对可能影响患者2年假体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BMI、肿瘤大小和病理性骨折是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而患者的性别、首诊年龄、肿瘤部位、Enneking分期不是影响患者假体生存的相关因素。术后各类假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48),股骨远端组中1例出现假体松动,1例假体周围感染;胫骨近端组中,2例出现假体周围感染,1例假体周围骨折。结论:于本研究接受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短期内具有较好的肿瘤学预后和令人满意的术后肢体功能。股骨远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屈曲范围好于胫骨近端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其中病理性骨折、肿瘤大小、患者BMI是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而肿瘤部位、性别、首诊年龄、Enneking分期等对假体生存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