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是x”这一赘言结构是言语交际中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语法学家和修辞学家的注意。作为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x是x”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领域(如修辞、逻辑、哲学甚至语言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学者纷纷对其做出了分析研究,其中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如此,但还没有哪个流派同时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对该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阐释。同语“x是x”使用的本质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在汲取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优点的基础上,语言学家冉永平(2004)提出了顺应-关联模式。此模式以其强大的解释力和描述力被用来阐释多种语言现象。本文尝试性运用该模式探讨日常话语交际中的同语现象,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同语话语交际模式。旨在更深入地探索同语“x是x”生成和理解的本质过程,为同语的研究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本文首次从顺应关联的角度对话语交际中同语“x是x”的生成和理解进行详细地阐述,并提出同语话语交际模式。通过大量同语实例地定性定量分析,充分展示了它的使用过程是一个顺应语境因素为实现最佳关联而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动态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不仅有利于交际者更好地从本质上掌握同语“x是x”使用的真正过程,而且也有利于交际者更深刻了解话语交际中同语“x是x”意欲表达的动机和频繁出现的原因。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释本文研究对象、目的和动机并勾勒出全文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以往学者对“x是x”的研究。先从激进语用观,激进语义观以及非激进观三个方面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从修辞、句法、语义、语用、认知五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最后指出前人研究所做的贡献与不足。第三部分首先分别分析了Sperber & Wilson的关联论以及Verschueren的顺应论在解释交际中“x是x”结构生成和理解现象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一个解读同语运用更全面的理论模式:顺应—关联模式。第四部分是“顺应关联模式的应用”,运用顺应关联模式对言语交际中具体的“x是x”结构的生成和理解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同语话语交际模式。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该论文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