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111}晶面NiO泡沫结构和[111]取向NiO薄膜的气敏与光伏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溶液快速燃烧法以及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暴露{111}晶面NiO纳米片组装的泡沫结构、Al掺杂暴露{111}晶面的NiO泡沫结构以及不同[111]取向的Ni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多功能成像光电子能谱仪(XPS)、物理吸附仪(BET)和红外光谱仪(IR)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表面结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研究了 NiO纳米片组装的泡沫结构、Al掺杂NiO泡沫结构以及NiO薄膜的气体传感和光伏性能,探讨表面原子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溶液快速燃烧法,以Ni(NO3)2·6H2O、PVP和H2O的混合溶液体系为原料在450、550和650℃三种温度下进行热反应,得到暴露{111}晶面的NiO泡沫结构。测试不同温度下制备的三种NiO泡沫结构与NiO纳米颗粒对乙醇、甲醛和三乙胺的气体传感响应特性,发现这三种泡沫结构NiO相比NiO纳米颗粒均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并且随着泡沫结构NiO制备温度的升高,其气体传感性能也逐渐增强。提出Ni-NiO(111)面上3配位的Ni原子是气体传感反应活性位概念,并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探讨了气体传感反应的机理。(2)采用溶液快速燃烧法,以Ni(NO3)2·6H2O、Al(NO3)3·9H2O、PVP和H2O的混合溶液为原料在650℃下进行热反应,得到大量Al掺杂暴露{111}晶面的NiO泡沫结构。通过改变Al3+浓度,研究不同Al掺杂量制备的NiO泡沫结构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的传感性能影响,发现当Al掺杂量为5%时其具有最优异的传感性能,进而研究Al掺杂后NiO表面原子结构变化与气体传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Ni-NiO(111)面上3配位的Ni原子和Al原子共同作为气体传感反应活性位概念。(3)采用溶胶凝胶法,以Ni(CH3COO)2·4H2O、CH3CH2OH和PVP形成的溶胶体系为原料,预处理温度为200、300和400℃,后处理温度为500℃条件下,在Au衬底上制备出不同[111]取向的NiO薄膜,并研究NiO[111]取向变化对光伏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NiO薄膜TC(111)的增加,其整流特性和光伏特性也随之增加。通过研究Ni-NiO(111)表面原子结构和光伏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出极性晶面间的自发电场概念以及光电转换机制。
其他文献
在工业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质量变量往往无法通过在线仪表实时测量得到,并且实验室离线分析可能存在比较大的时间滞后性和高成本的情况。软测量技术通过构建易测变量与质量变量
平面阵列电容成像技术是近代以来发展的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无损检测方法,其不仅具有电容层析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的非接触性、响应快速、测量精度高等
随着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的迅猛发展,MEMS陀螺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惯性导航、智能电子、汽车安全等军用和民用领域。蝶翼式MEMS陀螺具备易于加工、灵敏度高、环境适应
气体传感器技术已经投入到对有毒有害,湿度,易燃易爆等气体的检测中。半导体氧化物传感器因其优异的性能以及成熟的技术,广泛的实践于科学研究中。目前的研究方向致力于提高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目标识别从以往针对单源的研究向多源发展。不同类别的数据源从多个角度对目标进行描述,带来了数据量的激增,在拓展识别分类特征内涵的同时,也带来大量
荧光化学传感器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较低的成本和较为便捷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小分子、阳离子、阴离子以及pH等方面的检测。由于有机荧光染料具有合成简单、结
近些年来突发、异常事件逐年增加,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人工监控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安全需求。尤其对于某些安全敏感区域,例如军警营区等场合的周界区域,出于安全管理的要求,
聚集诱导发光类荧光材料以其独特的发光特性以及在固相优异的光物理性质,不仅被应用在发光器件、染料和防伪等重要领域,还为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
本论文设计、合成并筛选出了能够可逆性检测铜离子(Cu2+)和硫离子(S2-)的荧光探针CF536,以及用于检测铁离子(Fe3+)的荧光探针CF470。它们均具有大的Stokes位移,并且因亲水性
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CGF)是作战仿真领域的关键前沿技术之一。为解决现有仿真系统中CGF智能性与拟人性不足的问题,本文从CGF行为模型中的推理判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