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中国建国后(1949-2007)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总括性的研究,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回顾和审视学科发展历程并概括出发展的总体趋势。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在分析梳理国内外各种主要比较教育学科文论的基础上,探讨自建国以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发展时期的重要发展特点;其次,从中国比较教育学引进借鉴各国教育制度及办学经验,形成专业共同体,以及学科研究发展成熟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建国后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尔后再以中国比较教育学会这一研究实体来呈现建国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学术活动及主要成就;最后,对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比较教育学面临的危机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省思和展望。
总体上看,建国后中国比较教育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至今。但是从学科历史发展上看则大致细分为五个时期: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1949-1976)、文革后到教育体制改革纲要出台(1977-1985)、教改后的转型过渡阶段(1986-1990年)、90年代整个十年、21世纪至今(2000——至今)。建国后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后三个时期,在大学课程设置中比较教育学专业的设立,学位授权点的确立和建设,比较教育学专业共同体的形成,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等,都在弥补“文革10年”中断发展的缺陷,并朝着新的方向前进实现学科超越。在研究对象上,从原先一直延续着对西方六国研究的传统,到90年代后全面展开对不同国家的研究,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有所偏重,如对苏联教育的研究,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研究等。在学科的研究框架上,也走出“单一学科方法”的论争,依据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从早期全盘借鉴的简单移植,到注重相关经验借鉴的因素分析法研究,再到注重从发展规律来把握的理性借鉴的战略性研究的转变。中国近些年比较教育学科正在积极走向发展新阶段,并朝着越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更多值得省思的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比较教育的自身定位、比较教育的理论价值分歧、理论体系的矛盾、全球化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新阶段等议题都成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广泛热议的主题。纵观近六十年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正在不可避免地进入后现代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比较教育将在积极推进战略性研究下理性借鉴,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对话互动的、反思挑战的、以人为本的和开放多元的研究理念,实现国际宏观发展与本国教育实际要求的互动,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以此为目的,不断建构新的自身价值体系和发展研究机制,从不断转变研究范式和实现学科新飞跃中,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光明未来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