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学习与专业化革新

被引量 : 69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教育复兴、职业教育改革呼声日涨的时代境遇下,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优化职业教育师资质量问题的研究从内隐走向外凸。在形形色色的相关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就其基本进路而言,大致围绕两条思路而展开:一是以“教师培训”为主导战略,试图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系统优化职业教育教师质量;二是以“教师学习”为核心行动,力求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整体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两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路径,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变革生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前者更多地强调教师对外在知识的吸收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后者更多地表现为教师对自我专业知能的提升和对外在环境的超越。从长远效益来看,在“自下而上”取向的改革情境中,教师专业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并获得更稳定、更高水平的提升。将教师专业化革新转向“自下而上”取向,意味着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成为专业化革新的主体,意味着每个职业教育教师、每一天的学习都应该是实现专业化革新这一终极目标的必要条件。工作场学习视工作场所为合法的学习空间,强调职业教育教师根植于学校工作场境,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学习,主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显而易见,工作场学习蕴涵着鲜明的情境性、实践性和日常性韵味,其与“自下而上”的教师专业化革新取向深度契合,能够成为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有力杠杆。但是,实践当中,工作场学习何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是否真正发生?职业教育教师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场学习方式?职业院校是否拥有支持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情境?工作场学习是否真正成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机制?如何真正将工作场学习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有效机制?这些充满未知的疑惑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聚焦于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着眼于当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存在的现实困顿,以探寻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工作效能和职业院校发展效能的“自下而上”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逻辑起点,以工作场学习为核心概念,以学习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人类学等学科为视角,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为方法手段,顺延由整体建构到具体还原再到整体建构的研究路线,着力展开了四个板块、八个模块内容的研究。第一板块以意涵解读和框架设计为核心主题,具体包含绪论“指向教师专业化革新的工作场学习”以及第一章“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意涵及理论模型”两个模块。工作场学习发轫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欧美国家,主要应用于企业情境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此后,学校教育逐渐引入工作场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范式,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转换,并解决职后知识技能更新问题。尽管工作场学习己然具备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但是,要将其迁移至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具体解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则有必要将其置于不同的语境中展开讨论和比较。鉴于此,该版块以探讨中国社会变革、职业教育改革以及教师学习研究实践走向为切入点,在揭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之沉珂及其谋求革新路径转型之紧迫性、重要性与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作场学习研究脉络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对工作场学习的立论、本质、机制进行了再认识和再概念化,并透析了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差异性,最后综合以上分析构建出了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之所以称之为整合性分析框架,一方面在于该框架从纵向上将工作场学习分解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绩效四个具备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要素:另一方面在于从横向上将工作场学习区分为教师个体以及职业院校组织两个层面。第二板块以学习特征分析与比较为核心主题,具体包含第二章“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动机”、第三章“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策略”、第四章“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环境”以及第五章“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绩效”四个模块。实践当中,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任何一个教师以及任何一所职业院校都客观发生着工作场学习行为,只是不同职业教育教师以及不同职业院校在工作场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差异。为了探查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总体特征和特征差异,该版块以量化研究为方法,首先分别在理论讨论的基础上编制“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动机问卷”、“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策略问卷”、“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环境问卷”以及“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绩效问卷”,进而以全国7个省(直辖市)的28所中高职院校的848名教师为有效样本,调查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学习绩效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国家级重点与非国家级重点)、不同区域(东部、中部与西部)职业院校在教师工作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学习绩效上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揭示,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总体状况不理想,国家级重点与非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在教师工作场学习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三板块以因果关系揭示为研究主题,包含第六章“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与学习绩效的关系”一个模块。工作场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自组织系统,是一个有输入、更有输出的流通系统,在该系统中,学习动机是输入,学习策略是过程,学习环境是保障,学习绩效是输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与学习绩效四个要素在理论上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揭示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要素之间的相因性,以进一步呈现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整体面目,该版块将工作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设定为因变量,将工作场学习绩效设定为自变量,并从定量和定性两条途径出发分别探讨了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学习策略与学习绩效、学习环境与学习绩效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揭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能够在不同方面,从不同程度解释、预测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绩效。第四版块以学习机制设计为核心主题,包含一个模块,即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师有效工作场学习的机制”。在国际教育变革情境中,以学校整体为单元开展变革活动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为此,通过培育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力来提升教师工作效能、通过创建学习型职业院校来提升学校发展效能,理应成为未来中国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的关键路径。面对实证研究所昭示的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断裂式、碎片化、孤立性、低层次等问题,该版块扎根于校本脉络、基于系统视野和能力建构取向,以内在激励、行动学习、组织学习、生态构建和知识管理为核心战略行动,分别对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绩效进行设计,构建出了职业教育教师有效工作场学习的整合机制模型,以此为职业教育教师和职业院校提供了较为系统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总而言之,本研究构建了理论模型、开发了测量工具、分析了学习特征、比较了特征差异、揭示了因果关系、设计了学习机制,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场学习的实然状况,有助于为职业教育教师和职业院校采取相关改革行动提供实证依据和实践样式,同时有助于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最重要的是,在对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的探索历程中,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意义不断被审视、被诠释,并被重新赋予,职业教育教师基于工作场学习的“自下而上”的专业发展路径得以清晰显现。
其他文献
<正>羌族生活在横断山脉,被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域。以南北向的高山峡谷西接青藏高原、东连四川盆地。高山峡谷的山顶面,几乎与青藏高原的高原面同高,而深切的河谷在2 000米以
会议
本文介绍了目前唇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水平,详细阐述了唇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唇读研究的意义,旨在引起大家对此新兴研究方向的关注与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对唇读问题的研究,并推动
医患沟通能力是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系统疾病更为局限,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因治疗手段有限,致残、致死率高,病情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共享视野下的劳动关系理论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学者们对劳动关系中共享的理论渊源和多维内涵进行了有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购物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作为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颇受瞩目。千百年中,它既有过辉煌,也曾因为战争而萧条,但不管经历过怎样的动荡,它都没有停止前进,并在发展过程中为后人留下
作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时代,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爆发。揭开战国变革序幕的“李悝变法”首先在魏国发生,带动了魏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飞速
教材是每个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对英语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0世纪末,我国中小学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其中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目的:了解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儿童TS的认识。方法:对58例T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TS患
多多1972年开始创作诗歌,到现在已经40多年,他的诗歌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内蕴深刻,至今已获得国内外多个高等级的文学、诗歌大奖,是中国当代诗歌界重要诗人之一。然而学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