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藻生存状况直接反应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使其成为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农林业基于高效和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对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制剂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大量的施用,它们由农田、林地、牲畜养殖场甚至居民区随地面径流扩散到江河湖海,因此农药与微藻间存在广泛密切的接触,它们的相互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也是必然的。本文采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螺旋藻为产电微生物,研究不同农药、不同农药含量对电池产电的影响,探讨微藻与农药在MFC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如何利用含农药的污水产电,从而为通过MFC去除农药污染研究作前期准备。实验采用自构建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在35℃,光照强度3000lx,对螺旋藻MFC的产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MFC的开路电压稳定在450mV左右,在外阻为1000Ω时MFC有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4.66mW/m2,即电池内阻为1000Ω。螺旋藻MFC的开路电压对光照呈现负响应,即开路电压在光照条件下下降,在光暗条件下上升。由此认为螺旋藻MFC产电是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螺旋藻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加入光合作用抑制剂(农药),观察加入农药后电池电压的变化,同时考察光暗周期对加农药后的电池电压的影响。农药选用莠去津和草甘膦。加入莠去津之后在光照条件下电压下降在光暗条件下电压保持稳定,莠去津抑制了螺旋藻光合作用产生的电子向阳极的传递,同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还会消耗部分电子,而在光暗条件下螺旋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呼吸作用产电,电压保持平稳;加入草甘膦之后,给光下降,避光上升,草甘膦抑制光合磷酸化,不抑制电子传递,因此只是破坏螺旋藻的正常生长。由此,进一步说明螺旋藻MFC产电是由螺旋藻生物膜上的螺旋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